冬季实验室:纯电动汽车九款车型续航结果一览表
冬天来了,新能源车主对于电动车冬季续航里程的衰退仍存在担忧。这种焦虑在老车主身上更为明显。过去,由于技术、政策等因素,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较低。以出租车市场来说,北京地区出租车多采用北汽新能源续航里程300公里的车型,很多司机在冬季感到无奈。“晚上充电,早上开车,一启动续航里程就掉了20公里。”一名北京地区的出租车司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冬季续航里程衰减30%以上
国家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去年发布的资料显示,冬季影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原因是室外温度和空调能耗。实验结果显示,在室外零下7摄氏度、车内保持22摄氏度的情况下,新能源车辆平均续航里程下降39%,一些不具备电池温控系统的车辆会下降60%。
当前,动力电池在耐低温方面仍存在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刊今年8月份发布的一篇文章显示,燃油汽车的空调制热通过利用发动机的余热作为热源为车厢提供热量,而电动汽车冬天制热时由于可以利用的热源有限,只能依靠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制热等方式。相关研究显示,在打开空调的工况下,与24℃的舒适环境相比,在–7℃的寒冷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平均减少41%,在35℃的高温环境下续驶里程平均减少17%,极端高低温环境下空调的能量消耗严重制约着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基本都面临冬季寒冷地区续航里程衰退的问题。“衰减幅度要看具体气温情况,对于我国多数城市来说,南北东西跨度大,存在较大环境差异,平原、高原、山区路况复杂,电池续航里程衰减10%~20%应该算是正常。在北方极寒地区,有可能衰减30%以上。还有在高速公路高速行驶(100~120公里/小时)情况下,电池续航里程衰减更快。”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