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1.注重认知,使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的感受
日本的儿童美术活动专家板光彦认为:儿童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他们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艺术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作为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学生完成一幅作品,与学生的眼睛、大脑、心灵、双手甚至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要有密切关系,需要对所画对象的细致、敏锐的认知;需要大胆地作画,敢于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尽可能地表达出来;需要双手与身体及手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有使用绘画工具的能力,认识色彩的能力,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需要耐心、信心和恒心,需要快乐的心情和对美的体验;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在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中要让学生敢于大胆地去画,细心去画,有始有终地画,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画中的问题。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胆大心细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教学《七彩的落叶》时,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落叶有什么形状?落叶有什么颜色?什么动物喜欢在落叶上活动?……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再进行作画。结果学生画出的画形态各异,色彩不同。有的一片落叶有多种颜色;有的落叶的位置和层次清楚;有的落叶一半是完整的,另一半被一只小虫吃了只剩一些叶脉;有的小花小草从落叶中钻出头来,露出了笑脸等等。
2.注重个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年龄还小,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这对他们的思维想象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具体的材料让他们依赖,很难令他们去想象、去创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中只有注重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才能使想象和创造有更大的空间。大自然是美术表现的丰富源泉,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为他们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摸、多尝、多想,从而达到发展感官、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才能够画出富有个性化的作品。在教学《瓜果飘香》时,首先让学生观察一些瓜果的外形特征,给他们讲解这些瓜果生长的地方,鼓励学生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与众不同的、具有个性化的瓜果。这样,学生画出来的水果,虽然似是而非,但确是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的重要结晶。在教学《神奇的太阳》时先让学生想象,有的学生说太阳是圆的,有的说太阳是偏的,有的说太阳是七彩的,有的说太阳是笑眯眯的……有个学生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所以太阳下面长满了果实。”于是教师顺着他的思路往下引导,太阳是圆的,太阳下面长满了什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很多:有苹果、梨子、香蕉、枇杷、西瓜……学生在创作时,在太阳的下面画满了各种水果,还加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叶子,真是太神奇了。
3.注重挖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长期以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不少妨碍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做法。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先出示范画,再示范画法,然后让学生去临摹,这种方法虽然能通过绘画的过程发展他们的绘画技能和技法,但是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就是容易造成学生的模式化、概念化,产生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所以,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要改变这一状况,把学生从被动模仿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大胆表现、自由想象,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画其所爱,画其所想,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从而使他们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我喜欢的花草树木》时,先提出一些关于花草树木的种类,生活的地方,造型等方面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喜欢的花草或树木以及它们的造型、色彩等,再让学生自由创造。学生便能够画自己喜欢的,与他人不同的,造型各异的,色彩不同的作品。
4.注重童趣,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作品
有些人特别是急于求成的家长,常常会这样评价孩子的画:你画得乱七八糟,画得一点都不像……。其实只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标准,会伤透了一些孩子的心。由于小学生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其实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要知道,他们的作品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自娱自乐的产物,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正是这种游戏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法相提并论,但它那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能比拟的。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中,要做到注重童趣,以教学《设计自己喜欢的自行车》为例,先让学生自己回忆和想象,再画出自己喜欢的自行车。学生画的自行车形态各异,车轮有高有矮、有圆有方,还有一大堆的理由:圆形的车轮更平稳、速度快;扁形的车轮似摇篮;方形的车轮更刺激等等。我们应珍惜和爱护孩子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像不像”、“美不美”上作文章,应该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就心满意足了。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画出真正的儿童画。
具体而言,在做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教学设计的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掌握了这些教学设计的特质,对于美术教师进行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将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