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吕薇《映山红》》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
序号选择视频教程名称大小操作
  •   暂无下载  
  •   

      外唐网视频教程合并软件下载地址:
      http://www.waitang.com/upload/flvtool.zip

    大家都知道,民族唱法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它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演唱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在群众中已有深深扎根,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民歌唱法的特点是,声音听起来很甜美,吐字清晰,气息讲究,音调多高亢。民间歌曲源于人民之中,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习惯,不同的民族语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歌。可以说,目前有的已形成了歌曲系列,如:茉莉花系列歌曲、摇篮曲系列歌曲、送情郎系列歌曲、山歌系列歌曲、号子系列歌曲等。有许多值得敬佩的音乐工作者,曾历尽艰辛的到祖国各地,跋山涉水去收集各种民间歌曲。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说,已收集整理完全。

    民族新唱法主要是在继承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特点,经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出来的一种完美的唱法。这种唱法既有民族唱法的优点,例如咬字吐字清晰,声音甜美,气息灵活;又有美声唱法的声区统一,音域宽广,真假声结合的特点。这种唱法使民歌歌唱演员的唱龄延长。同时,这种唱法能自如地演唱民族歌剧的大段唱腔,是我国优秀声乐教育事业工作者多年研究努力的可喜成果。

    民族新唱法由于借用了美声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吸气量足,易于控制,高音区主要以头控共鸣为主,增加了真假声的混合,发出来的声音亮丽、集中、穿透力强。以适当地运用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增大音量,加大民族声乐的震憾力和艺术表演力。使高声区不但亮丽,更有美声学派金属般的声音。歌唱中,三个共鸣腔往往配合着使用,而不用美声学派的混合共鸣的方法,目的突出民族性。在对语言的美化方面,胸腔、口咽腔共鸣的作用虽然不如鼻腔那么直接和明显,但在整个歌唱表演中对调节音色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他们头、鼻腔共鸣交替配合、紧密协作,便于咬字行腔,使声音通畅甜美。歌唱表现更为生动、灵活、风格色彩和风格更为鲜明。

    这种新式的民族唱法使得新一代的歌唱家如彭丽媛、宋祖英、吴碧霞(美、民兼具)、阎维文、刘斌、王宏伟等,无论在演唱方法的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还是声音的色泽、光彩、弹性、张力、技巧、美感,以及驾驭各种不同时代、地域、风格音乐作品的能力、表现力、吐字、行腔、韵味,乃至形象、气质、台风等方面都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在这种新风格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唱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出现了李维康、刘长瑜等少数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标新立异”人物,他们的唱腔既有传统的行腔韵味,又有现代感,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人声艺术和配乐更融合了音乐的世界性,2004新年音乐会于魁智的演唱就是戏曲发展的一个亮点。

    民族唱法的传统讲究以情带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十分强调吐字咬字的功力,以字领腔(音),字正腔圆,感情饱满、动人,以情带声,并注重相应的形体表演。音色明亮、纯正,讲究脆、甜、水、圆、润、立。行腔委腕、动听,韵味浓郁,讲究民族的风格、韵腔。唱演均重,神情兼备,真切动人。这就是我们讲的民族声乐的广义概念,换句话说,“唱情”是民族声乐的一个本质特点。

    民族新唱法在强调“唱情”这一传统特点的同时,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合理地安排了真假声的比例,形成了一整套不断完善、自成体系的演唱方法,这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混声”唱法。

    我们都知道混合声使高音明亮,低音结实,由于它具有真声色彩,比较接近我们民族的语言,容易做到吐字清楚,声音上下贯通又比较方便,也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随着人们对声乐艺术的不断认识,混合声已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唱法歌唱者所采用,如阎维文、刘斌等。其实,在我国传统戏曲、曲艺、民歌中混合声早已有应用,如京剧演员浩亮的行腔就很好的运用了混合声。只不过由于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剧种风格、语言和地方欣赏习惯,因而不广为人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