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中国现代文学艺术解读20》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
序号选择视频教程名称大小操作
  •   暂无下载  
  •   

      外唐网视频教程合并软件下载地址:
      http://www.waitang.com/upload/flvtool.zip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峰,文学革命逐渐在中国的历史中发展起来。.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情感,心理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固有的古典文学模式已再也不能满足人们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

      a,语言障碍,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30年代,鲁迅还指出,要普及文化,非废除汉字不可(《门外文谈》).

      b,体式陈旧,诗词文,严格的规范使现代人望而却步.

      c,文风不健康,师古,拟古.形式主义.脱离实际人生,成了无病呻吟的玩意儿.

      ②近代文学实则先声.近代以来,与政治思想革命相适应,文学界也相应掀起革命浪潮.

      a,"小说界革命".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为代表.戊戌政变失败以后,梁启超转重于思想文化启蒙工作.以西方为借鉴,特别注重小说的宣传启蒙作用.贡献:一是借此抬高了小说的地位,二是开了近现代启蒙文学的源头.

      b,"诗界革命".最先提出还是梁启超,但最有代表性是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黄遵宪长期做国外大使,思想很开化.他看到中国古典诗歌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于是提倡诗界革命.著名观点是:"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斑斓."(《杂感》)认为"诗无古今",而不必模仿古人,只要能将"身之所遇,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笔之于诗",我诗自有存在的价值.而且不必避俗字俗语,要求言意合一,明白畅晓,通俗易懂.还是与启蒙有关.代表作《人境庐诗草》,1911年刊行于日本,"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 对胡适的影响.

      c,"文界革命".以梁启超为代表.反对"传世之文",提倡"觉世之文".还是与启蒙有关.日本流亡期间,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创建一种笔端常带感情,不拘一格,汪洋恣肆的新政论文体,梁自称"新文体".

      d,戏剧界革命.柳亚子等创办近代第一个戏剧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李叔同,曾孝谷等人的春柳社及其文明新戏.《巴黎茶花女遗事》和《黑奴吁天录》(林纾翻译)先在日本演出,后回国内如上海,天津等地演出.促使国内风气的转变.旧剧改编.对五四的影响.

      e,白话运动.1898年裘廷梁《苏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揭开序幕.从救国救民的高度认识文字革新的意义.1911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召集读音统一会,议定注音字母39个.1916年教育部设立注音字母传习所,同年8月,北京成立中国国语研究会.1918年教育部正式审布注音字母,同时设立国语统一筹备会.明年,重新颁布注音字母次序.接着,国音字母出版.白话国语运动无形中推动了白话文学运动.

      可以说,没有外国文学,文化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是无法想象的.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中国最早派向英国的海军留学生,但他没有成为海军将领,却成了中国最早的思想界的翻译家(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著《进化论与伦理学》翻译成《天演论》等).也翻译过西洋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