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36.腕踝针疗法(续)》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
序号选择视频教程名称大小操作
  •   暂无下载  
  •   

      外唐网视频教程合并软件下载地址:
      http://www.waitang.com/upload/flvtool.zip

    刺法灸法学是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各种以防治疾病为目的的刺法、灸法的具体应用方法、操作技术及其基本原理。在本教程中,我们将对刺法灸法学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刺法,又称针法,而刺法的意义较广,是指采用不同针具或非针具,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并运用各种手法以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

    灸法,是指采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制成的灸炷或灸条,点燃后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采用其他光、电等刺激体表的一定的部位,以起防治疾病作用的方法。

    研究刺法、灸法等的理论及其临床使用方法的学科,即称刺法灸法学。

    刺灸施术时所选择的腧穴都有确切的位置,要求术者必须熟悉腧穴局部解剖特点,除以刺血络、刺筋骨为目的的特殊刺法外,都应避开要害部位,以免刺伤内脏,或是重要血管筋骨等处。 这在《素问·刺禁论》(脏有要害,不可不察。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及《素问·诊要经终论》(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中,都有论述。

    特殊部位的腧穴:在针刺特殊部位的腧穴(后项部内为延髓,不可深刺。胸腹和腰背部,必须掌握分寸,严禁深刺。大血管附近的腧穴,操作时要慎重,如邻近动脉的委中、箕门、气冲、曲泽、经渠、冲阳等。乳中、脐中和小儿囟门部位也不宜针刺。)时,应严格掌握针刺的深浅、进针的角度。

    禁刺的腧穴:历代文献记载很多,都是古人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相传下来的,有的具有普遍性,有的仅为偶然性。分析禁针和禁深刺的缘由,大多与腧穴所在部位禁忌有关,凡所涉及的穴位,关键在于操作时小心谨慎,要熟悉掌握各腧穴部位的解剖特点,古人有关腧穴禁忌的理论,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禁灸的部位:除临床常用禁灸部位之外,历代文献中关于禁灸穴位很多,亦应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