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闪灯摄影应用教学3》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在电子技术上索尼相机闪光灯的设计一直不差,经历和蔡司的合作之后光学技术也没有比佳能、尼康差得那么多,在HVL-F43AM闪光灯之后,为了向大家提供更准确的内容,《索尼数码相机闪光灯应用教学视频》对HVL-F42AM、HVL-F43AM和HVL-F58AM做出了详细的讲解。
美能达/索尼α系统目前使用的是非标准的插刀型闪光灯热靴,因而不能使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第三方闪光灯和闪光灯附件。
美能达从1988年第二代自动对焦单反相机(α7700i)开始使用非标准的闪光灯热靴。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可以更快速的拆装闪光灯。不过,由于机身、闪光灯的接口部分均为塑料材质,并且缺少锁紧装置,因此也有不少使用者会为这种热靴的强度表示担忧。
在索尼原厂附件中,FA-HS1AM是能让美能达/索尼α系统使用标准热靴设备的适配器。不过,ET更推荐使用海鸥SC-5等第三方厂商的产品,实际效果一样但是价格更低。无论是原厂适配器还是副厂适配器,转换后都不能实现自动闪光。
美能达/索尼α系统支持P-TTL自动闪光测光功能,而ADI(Advanced Distance Integration)则是在此基础上整合了距离信息。其优点是能忽略背景颜色以及被摄体表面的反射率,从而提供更准确、自然的补光效果。
美能达从2000年第五代自动对焦单反相机(α7)开始引入ADI技术。如果没有整合距离信息,在使用闪光补光时往往会将纯黑色、纯白色都拍摄成为18%灰。佳能、尼康等厂商也都拥有整合距离信息的闪光测光技术,只是各家称呼有所不同。
严格来说,开启ADI有两个条件,即包含有距离编码器的镜头以及支持ADI功能的闪光灯。但经过无忌资深泡菜Wolf-X700验证,只要是数码单反相机均能通过机内对焦元件获取距离信息并完成ADI闪光。
包含距离编码器的镜头(无论是由索尼、美能达或是腾龙、适马等副厂生产),镜头卡口处至少有7个触点。目前,索尼在产的α镜头中,只有16mm F2.8鱼眼镜头,20mm F2.8和28mm F2.8广角镜头以及135mm F2.8(T4.5)STF共4款不包含距离编码器。另外,一些第三方闪光灯虽然在热靴上与美能达/索尼α系统兼容,但并不一定能实现ADI闪光。
常见的单反相机都存在一个闪光灯同步速度,只有当快门速度低于此速度时,整个画面才能接受到闪光灯的均匀补光;否则,画面就可能出现半亮半暗的情况。目前,索尼α数码单反/单电相机的闪光同步速度大多为1/160秒,如果我们需要在更高的快门速度下进行拍摄(例如:需要保持大光圈,或者在逆光下进行补光),就需要开启HSS(High Speed Sync)高速同步选项。
美能达从1995年的第四代自动对焦单反相机(700Si)开始引入HSS技术,并在α7上首次实现了无线引闪时的高速同步功能。使用反射式闪光的时(灯头不在默认位置)无法开启HSS选项。使用HSS功能时,快门速度越高、闪光灯的输出功率越低(所有厂商的高速同步功能都是这样的)。
离机引闪就是让闪光灯离开相机热靴上进行闪光,根据离机方式,可以分为有线离机闪光和无线离机闪光两种。
使用原厂闪光灯时,美能达/索尼α系统的机身与闪光灯、闪光灯与闪光灯之间可采用光信号方式进行无线离机引闪。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引闪光线不会参与最终成像,如果仍然感到担心的话,可以用黑胶布将灯头贴住一部分。目前,索尼还没有与佳能ST-E2、尼康SU-800类似的无线引闪控制器。
在索尼原厂附件中有多款产品用于实现机身和闪光灯之间的有线离机引闪,但价格昂贵,并且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限制。ET更推荐使用品色等第三方厂商的热靴延长线,使用方式简单并且价格更便宜。
索尼在接受美能达的α系统后一共推出了7款外置闪光灯,其中正在生产中的有HVL-F20AM、HVL-F43AM和HVL-F58AM三款外置闪光灯,以及HVL-MT24AM双头闪光灯。
在索尼生产的闪光灯中,HVL-F36AM和HVL-F56AM其实就是美能达3600HS(D)、5600HS(D)的换壳版,其控制方式与后来在的产品差别较大。
HVL-F58AM是目前索尼闪光灯中的最高端产品。具备GN58的最高指数、24-105mm的焦距覆盖范围(加扩散片时为17mm),支持ADI、HSS和无线离机引闪。与其它品牌的旗舰级闪光灯一样,HVL-F58AM也能主控闪光灯构建一个多灯系统。HVL-F58AM的最大特色便是其首创的『快速反射系统』,它能让灯头左右摇摆,使得竖拍时仍然拥有正确的灯头位置。
HVL-F43AM是索尼外置闪光灯的最新产品,最高指数为GN43。它和HVL-F58AM一样具备『快速反射系统』和多灯控制功能。此外,HVL-F43AM还实现了HVL-F58AM所没有的防尘防潮特性。
除了体积、重量和最高输出功率外,两款闪光灯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 HVL-F58AM具有有线同步端子,并且能够外接电池盒;
- HVL-F43AM实现了防潮防尘特性;
- HVL-F43AM的输出功率多达22级,可以按1/3步进调整至最低1/128;HVL-F58AM的输出功率只有6级,最低为1/32;
- 在安装广角扩散片时,HVL-F43AM可以覆盖15mm广角,而HVL-F58AM只能覆盖17mm;
- HVL-F43AM可以约每秒10次的速度连续闪光40次;而相同条件下,HVL-F58AM只能以约每秒5次的速度连续闪光约40次;
- HVL-F58AM的灯头可以下压10度,而HVL-F43AM则是下压8度。
HVL-F42AM是此前索尼的入门机闪光灯。具备GN42的最高指数和24-105mm的焦距覆盖范围(加扩散片时为16mm),支持ADI、HSS和无线离机引闪。HVL-F42AM采用LED提示当前设置(没有液晶屏),然后不能引闪其它闪光灯。之前HVL-F42AM促销价格一度跌破1500元,作为入门闪光灯和多灯闪光中的从属闪光灯还是比较合适的。
HVL-F20AM是索尼的一款紧凑型闪光灯,可以说是为没有内置闪光灯的α850/α900专门设计的。具备GN20的最高指数和27-50mm的焦距覆盖范围,支持ADI而不支持HSS高速同步,并能引闪其它闪光灯。HVL-F20AM在关闭时是俯卧在相机上的,比较便于携带,同时这款产品使用两节AAA电池供电。
HVL-MT24AM是一款专用于微距与静物摄影的双头闪光灯,包含了一个控制器和两套灯头,同时每个灯头又拥有各自的延长臂和小型柔光箱。我们可以根据拍摄需要分别调整灯头位置和输出功率,能够从全输出到1/64输出或是完全关闭。
HVL-MT24AM沿用了美能达的闪光控制器设计,除两套灯头的接口外,剩下的一个可以安装美能达R1200环形闪光灯。
尽管外形与美能达原有的R1200环形闪光灯非常相似,但HVL-RLAM是一款LED光源的常量灯而不是闪光灯。值得一提的是,HVL-RLAM的电池盒采用的是ISO标准插座(包装内有用于索尼α系统的转接器),并且没有电子触点,也就是说可以使用在其它品牌具有标准热靴的单反相机、摄像机甚至便携数码相机上。只不过,索尼只为HVL-RLAM的灯头提供了49mm和55mm两种规格的镜头适配器。
由于索尼α系统的无线引闪和多灯光比控制需要闪光灯和机身两方面的支持,并且闪光灯产品中还包括HVL-F36AM和HVL-F56AM这样诞生于胶片时代的老型号,因此进行无线引闪和多灯光比控制时就需要考虑一个兼容性问题。
- 内置闪光灯和HVL-F43AM、HVL-F58AM均可作为闪灯控制器,区别在于HVL-F43AM、HVL-F58AM在搭配α700、α850、α900时可以实现光比控制功能;
- HVL-F43AM、HVL-F58AM包含有两种控制模式:『Ctrl+』适用于HVL-F42AM、HVL-F43AM、HVL-F58AM(1主灯+2副灯);而『Ctrl』则适用于HVL-F36AM、HVL-F56AM(1主灯+1副灯);
- HVL-F43AM、HVL-F58AM可以选择无线引闪时的分组(RMT和RMT2),而HVL-F42AM则默认为RMT组(无法修改,也就是说2只HVL-F42AM无法设置在不同分组中);
- 索尼α数码单反/数码单电相机的内置闪光灯可以引闪HVL-F36AM、HVL-F42AM、HVL-F43AM、HVL-F56AM或HVL-F58AM中的一只或一组;
- α700在搭配HVL-F43AM或HVL-F58AM时,控制模式只能为『Ctrl+』,故无论是无线引闪还是光比控制,HVL-F36AM和HVL-F56AM都不能做副灯;
- α850、α900在搭配HVL-F20AM时无线引闪HVL-F36AM、HVL-F42AM、HVL-F43AM、HVL-F56AM或HVL-F58AM中的一只或一组;
- α850、α900在搭配HVL-F43AM或HVL-F58AM时,控制模式可以是『Ctrl+』或『Ctrl』。
找到了一份日文版的HVL-F56AM说明书,里面貌似没有提及光比控制方面的内容;而在中文版的美能达5600HS(D)说明书中,也说明了5600HS(D)作为主灯时只能引闪5400Xi、5400HS或5600HS(D);3600HS(D)不支持光比控制功能。这样说来,索尼HVL-F43AM、HVL-F58AM能保留『Ctrl』模式还是很难得的。
美能达/索尼α系统的热靴触点比较容易因为受潮而出现接触不良,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在不使用外置闪光灯时插好热血保护盖。目前国内已有FA-SHC1AM的纺织品,有些还附带了二维水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