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风景摄影技法8》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大自然美的欣赏与领略除了需要我们运用眼睛与记忆之外,摄像机也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辅助工具,五一黄金游,值得我们浏览欣赏的自然风景概括的范围很广,路边野草、野花;广阔的海洋;壮观的日出等等,只要是美的景物都值得我们用镜头来点滴记录。
自然风景的被摄体选择和摄影技巧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各种观点。被摄体的无限之多,蕴藏着人类对大自然风景的极大兴趣。所以被摄体的如何拍摄,是没有固定的公式可言。摄影是一个自我选择的创作过程,在被摄体选择和摄影技巧上,人们可以享受到人生无穷的乐趣。
自然风景摄影没有必要始终考虑忠实于原景的摄影问题。莫不如考虑如何取景构图。摄影者自己的意图想象是什么,其主体性要明确。摄影时就可以想象出洗印结果的人,才能有高水平的作品。
自然风景的表现千变万化。四季不同的阳光、气候、气象条件引起的日时变化及自然光的绮丽色彩等都可导演出各式各样的自然风景。对自然风景中静的世界、动的世界、严峻、刚毅状态的表现,因摄影者感受不同而不同。在自然风景摄影中,摄影者的感性非常重要。它与作品的个性紧密相关。
自然风景在不时地变化,仅在日出至日落间注意观察,就可看到升腾于大地之雾、空中之闪电、鲜花之盛开与凋谢。这些微妙的变化就是自然美的魅力,追求者的目标。认为自然风景为静止的摄影者,首先要抛弃这种观念,再致力于风景摄影。举个简单的例子:春天——植物萌发新绿,使人感受到清新的气息;夏天——阳光闪耀璀璨,充满生气;秋天——满山遍野如披上锦衣一般,但不知为何使人感到寂寞;冬天——大地上的一切仿佛不知人间污秽,如同身着洁白衣装的天使。对这样的自然界摄影,首先也要培养自己的眼睛,做到在自然中抓住瞬息万变的美景,挖掘身边风景的最佳表现之处。
⑴ 吸引人的景物
构图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找一个吸引人的景物。摄影不是简单地拿起照相机按快门,在按下快门之前,你要问自己,这个景物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是颜色?云彩?倒影?还是落日?……确定了主体后,下一步就是怎么去表现它。通常,主体要有足够的尺寸,才能引人注目。主体太小,就不成为主体,这时候就要用长点的焦距拍摄,日后可供剪裁处理。
⑵ 构图三分法则
拍摄景物要避免居中,必须知道“三分法则”(rule of the thirds),也称为“黄金分割”,“九格宫”。“三分法则”是构图的基本的规则,意思是:把画面按水平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水平线,按垂直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垂直线,然后把景物尽量放在交点的位置上。
⑶ 三维图像的应用
前景因为我们有两个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三维,但照片是两维的,要在两维的照片里表达出三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大的物体是比较近的,小的物体是比较远的,所以,通过物体大小在照片里的对比,就可以让人感觉出出距离。 在摄影的世界里,长焦拍摄效果是把景物‘压缩’在一起,而广角的效果则是缩小了远处的景物,让人产生距离感。所以,在这种场合,我们一般使用广角镜头。
⑷导入线
“导入线”顾名 尝思义就是带领读者的目光进入画面的路径,导入线是一条小径,一条小桥,一条小河……或是任何导入画面的物体。一般的看法,导入线应该引导读者到画面最据吸入眼球的地方。导入线是画面的一部分,所以导入线本身也应该是吸引人的,而且应该和画面其他部分很协调的,同时也能衬托主题。所以,好的摄影爱好者,应该要把“导入线”处理好,时常留意景物的变化,遵循自然规律和摄影技巧的有机结合。
⑸ 纹理
世间万物都有纹理,美丽的纹理很容易能把人吸引,每讲到美丽的纹理,总让我想起沙漠的纹理,可惜我还没有机会到沙漠拍摄。漫山遍野的秋天黄叶组成了有趣的纹理,另留意山顶上也是很漂亮的纹理。加上金黄色的光线,构成了一个漂亮的画面。
⑹ 参照物
单凭照片里的景物,有时候我们很难判断物体实际的大小,而通过我们熟悉的参照物,对比后我们就能感觉到景物的大小了。这种参照物通常用来表达自然的雄伟,壮观。
总之,不管是什么规则,不管在什么时间、场所、季节,进行自然风景摄影时所要掌握的重点就是让画面显得“平衡”,至于什么为“平衡”,可以这样去理解:景物画面是所有物体的再现,通过合理地安排,巧妙的布局,使整个摄影画面显得平衡、和谐的。有句话说得好:规则是用来打破的,所有的规则都不是死的,这要看你如果应用。利用春、夏、秋、冬四季变换,寻找自然界真正的美,这就是摄影作品真正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