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摇滚音乐金曲合辑18》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摇滚音乐最早起源于欧美,中国的摇滚音乐则更多的继承了外国摇滚的那种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但在表现形式上和外国摇滚差别较大,到1990年依然处于困境,中国的摇滚乐虽有一批成熟的听众,但由于语言、文化、音响设备等多方面的限制,欧美摇滚乐的传入受到相当影响,听众人数也有限。
1984、1985年间,北京一批摇滚乐爱好者已开始自己的演唱尝试。其时,王迪与丁武在一起制作简易的架子鼓和音箱。在京的外国留学生大卫·霍夫曼和埃迪等人组成“大陆乐队”(即“ADO”乐队的前身);崔健、刘元等人组成了“七合板”乐队;严刚、孙国庆、李力、李季、臧天朔等人组织了“不倒翁”乐队。其间,日本电影《阿西门的街》,1985年美国“威猛”乐队的访华演出都起到了传播摇滚文化的作用,而大批欧美在华留学生更直接把摇滚音乐带到中国。 1986年初,崔健、刘元、埃迪、虞迸等人组成乐队,参加“孔雀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未能入选;同年5月9日,崔健等参加了献给世界和平年,题为《让世界充满爱》的百名歌星演唱会。以一曲《一无所有》作为内地摇滚乐的开山之作传达给听众。
自1986年至1989年间,崔健与“ADO”乐队合作,相继推出一批作品,日益扩大了摇滚乐的影响。另一方面,摇滚作为一种广告用语,频繁出现于流行乐领域。特别在“西北风”时期,王迪、孙国庆、田震、崔健被合称“四大摇滚”;越来越多的尝试者开始从事摇滚乐的自娱演唱。1987年,窦唯、李彤等组成“黑豹”乐队;1989年,蔚华、高旗、营军等组成“呼吸”乐队;臧天朔、李力、程进、秦齐、金浩等组成“1989”乐队;王晓芳、肖楠、虞进、杨英组成“女子摇滚”乐队;刘义君、丁武、张炬等组成“唐朝”乐队;常宽等组成“状态”乐队;“ADO”乐队此时则有埃迪(马达加斯加)、布朗什(匈牙利)、刘元、张勇光等人加盟。在广州,解承强、毕晓世、张全复于1987年组成“新空气”组合,开始从事摇滚乐的创作。
1989年下半年,摇滚乐在北方获得很大发展,各乐队均尝试自行创作,并频繁举办各种“Party”——摇滚聚会。
1990年2月,“ADO”、“状态”、“呼吸”、“女子”、“唐朝”、“1989”六支乐队联合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办“1990现代音乐演唱会”,产生巨大反响。
1990年1月,广州“新空气”组合在上海举行“太阳神新空气上海演唱会”。同年,上海摇滚乐也异军突起,聂钧、马鸿鳖、赵惠民、梁伟信组成“电熨斗”乐队;叶亏夫、周紫峰、郑南、毛文军组成“重点工程”乐队;黄志健、唐荣芳、胡昌建、夏薇青、陈林组成“太极光”乐队;戚彦、董晓声、柴勇、凌勇等组成“学士”乐队;金武林、张克威、罗汉、杨茹文组成“特混”乐队;姜小雨、徐风霞、戴鸿飞、王慧、郑蕾、郑群欣等组成“女子”乐队;并于7月29、30日在上海黄浦体育馆举办了“新开发’90上海现代演唱组首展”。除上述组合外,侯牧人、张楚、王迪等也在从事个人摇滚音乐的创作。这一时期的摇滚乐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创作亦大体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乐队采取与海外公司签约的方式展开活动,另一些乐队则热衷“走穴”,主要的活动方式仍是举办“Party”。乐队的分合重组相当频繁,新乐队在不断涌现。 这是90年代摇滚乐发展的状况,我个人比较关注这一时期的远传音乐发展,建议你差一些书籍,以金兆钧、郝舫等资深内地乐评人的出版物为主,他们的介绍比较像是可靠,而且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早期最有影响力的是“中国摇滚之父”崔健,其他出名的摇滚乐队有眼镜蛇、七合板、1989乐队、唐朝乐队、黑豹乐队、面孔乐队、高旗和超载乐队、汪峰和鲍家街43号、指南针乐队、轮回乐队、长镜头乐队、
扭曲的机器、零点乐队、瘦人、二手玫瑰、阴影乐队、子曰乐队、红色摇滚、BEYOND(香港)、太极乐队(香港)等等。个人有郑钧、陈劲、许巍、臧天朔(早期)、王勇、等等。
1990年代初,摇滚乐在中国大陆达到流行高潮,号称魔岩摇滚三杰时期。魔岩三杰为窦唯、张楚、何勇。
此后中国摇滚几近瓦解,但没有消亡。90年代末活动的地下乐队有地下婴儿、谢天笑与冷血动物、扭曲的机器、木马、玉麟军、清醒乐队。近几年,中国摇滚出现复苏迹象,摇滚乐队异常活跃,在各种演出中都可看到摇滚乐队的身影。2004年8月在贺兰山举行了大规模中国摇滚的光辉道路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