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葫芦丝名曲欣赏24》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
序号选择视频教程名称大小操作
  •   暂无下载  
  •   

      外唐网视频教程合并软件下载地址:
      http://www.waitang.com/upload/flvtool.zip

      葫芦丝是乐器中比较简单易学的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无论民音,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甚至在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

      主要种类:

      阿昌族的葫芦箫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拍勒翁”,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6厘米,主管长50厘米,副管分别长33和17厘米,在两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知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箫为“拜洪廖”,3根箫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和竹制吹管仅长两厘米。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7个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音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按附管发音数分

      双音葫芦丝——只有高音附管发一单音,另一附管只起到配饰作用。

      三音葫芦丝——两只附管都分别发一单音。低音附管不常用,特别是中、低音葫芦丝其实用性几乎为零。

      按附管的形式分

      音塞式——单音附管用软塞塞紧,使用时拔开。

      优点:附管音孔处于常闭状态。缺点:只能利用曲目间奏时拔开音塞,转换慢。

      按孔式——单音附管的发音用上手小指或下手拇指控制音孔的开合。

      优点:便于及时配合主管演奏,转换快。缺点:附管音孔处于常开状态,对于演奏不常用附管的曲目须用手指常按住音孔, 影响其它手指的灵活性。

      多音式——多音附管上开有四个音孔,发主管第一、三、四、五音孔音,可配合主管发简单旋律音。

      按音高划分

      可分为超高音葫芦丝、高音葫芦丝、次高音葫芦丝、中音葫芦丝、次中音葫芦丝、低音葫芦丝、超低音葫芦丝等。

      按音域划分

      传统葫芦丝——标准传统型葫芦丝音域为一个纯八度加一个纯四度,即包含十七个半音,共九个全孔音。当筒音作5(so)时发音从3(mi)至高一个八度的6(la),音孔排列为 3 5 6 7(低音组)1 2 3 5 6(高音组)。

      扩音域葫芦丝——又分为加键和不加键两种。在同一主管上音域扩宽为一个八度另五个音。

      按产地划分

      云南葫芦丝——音色甜美、圆润、清析,属标准传统型葫芦丝,具有鲜明的傣族风格。

      北方葫芦丝——音色粗犷、开放,音量大。但有的厂家生产的葫芦丝比标准传统型葫芦丝少一个音。

      其它产地葫芦丝——音色各异。

      按拆卸形式划分

      可拆卸葫芦丝——主管、附管都可以从葫芦上拨下来,便于专业人员维修,也便于使用者作细微调整。

      不可拆卸葫芦丝——主管、附管粘接在葫芦上,非专业维修人员不能拆卸。

      按调音形式划分

      可调音葫芦丝——主管、附管上都安装有铜制调音节(简称铜插),可对音高作细微调整,不能调节筒音。调音是非线性调节, 调定后不能再变动。

      不可调音葫芦丝——主管、附管上都没有安装铜制调音节(简称铜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