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和声唱歌技巧03》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
序号选择视频教程名称大小操作
  •   暂无下载  
  •   

      外唐网视频教程合并软件下载地址:
      http://www.waitang.com/upload/flvtool.zip

      和声是指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是声乐艺术的一种,外唐网教程《和声唱法入门技巧视频教程》收录了声乐艺术的学习、研究的方法与技巧。

      —、什么是“和声唱法”

      “和声唱法”是指一个人用人声歌唱时同时唱出两个不同音高的声音,它的发声原理不同于其它我们已知的唱法,它是一种新型创始性的演唱方法,目前,在世界歌坛上还没有发现用此方法演唱作品的先例。

      通常我们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所认知的方法有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以及原生态唱法,这些唱法广为熟知并得以传承,笔者的学习就是由美声开始。在笔者学习声乐初期,因为自身的声音条件不好,没有高音,虽然经过5年的漫长学习和努力仍是名落孙山,但这一切并没有使笔者放弃学习,反而对声乐艺术的兴趣更浓、钟爱更深,在研究的过程中更加刻苦探索,反省自己是否走进学习的误区。

      二、“和声唱法”的生理表现

      首先,我们要了解歌唱时声带与气息的生理表现,那么,我们就要从人体的解剖学和人体喉部生理结构来了解,认真研究歌唱的发声原理。

      充分认识到声带的生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在《人体》一书中有这样论述:“声带是位于喉底的两条纤维条带,当气体从两条声带之间呼出时,声带发生振动,就有可能产生声音。因声带的紧张度不同而出现声音变化。声带的上方有一对假声带,不能发声,但在吞咽时靠拢以关闭喉……”。此书204页图形标志人体的声带结构分上下左右四条声带,两条假声带覆盖在两条声带上面,声带与假声带中间叫喉室。上述理论认为假声带不能发声,但是实践证明假声带完全可以发声,为了求证声带四条的理论,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解剖书籍,同时也买来了许多动物的喉部器官进行实物观察并拍出照片,与人体解剖图进行对比,动物和人体的结构基本相同,但每个实物都有不同的生理差异,就是这种差异使我们在歌唱当中出现声音差别,有的是音色不同,有的是音高不同。差别不同的具体表现方法有如下几种:

      1、生理条件好的有自然高音。声带宽于假声带的,气流与声带交叉平衡时,声带的合并力度加强,产生高音,声带处于关闭状态。

      2、假声带宽于声带的,发出来的音色就缺乏阳刚之气,气息与假声带平衡交叉时,发出的高音比较细,类似女高音。

      3、声带低音区部分宽于假声带的,高音区窄于假声带的就会在高声区声音出现破裂(所谓的“换声点”)。

      4、要想解决出现破裂的声音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喉头向下挤压声带,使声带产生褶皱,声带增加宽度,当声带宽于假声带时直接与气息平衡交叉,使声带的高声区部分处于关闭状态,音高就会解决。

      三、“和声唱法”的发声原理

      已经了解到,声带是由四条韧带组成。那么,由于笔者对喉部声带的了解产生了求异思维,便想声带既然是四片,我们能否做到四片声带上下分开,使真假声带处于平行状态与气息平衡交叉,由此发出的声音就有可能产生和声。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笔者每天进行喉部的强化训练,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偶然一天,这种声音出现了,但发出的声音很不协调,音高只固定在一个音上,上下不能浮动,又经过一段时间训练,逐步由小二度达到大三度,经过了一年的研究训练后,笔者的音域可以达到纯五度,音色也有明显的好转,在某一个音上产生的是大三度或大三和弦。经过四年的研究学习,声音反复多次变化,现在,笔者的音域能够达到两个半八度。音色,音量都有所改变,听起来声音十分美妙。

      找到了和声的方法,就要利用和声进行作品演唱,在演唱的初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吐字这一关。以往我们在歌唱时,歌唱的吐字与我们说话的差异不大,在歌唱作品中只有个别的字不能字正腔圆,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刻苦训练,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而“和声唱法”就大大的增加了难度,它的吐字方法和我们平时的说话、歌唱完全不同。笔者一切从零开始,在练习的初级阶段把声音调节到和声状态时,去朗读我们小学学习的阿拉伯百位数字,刚开始很别嘴,声音时常会出现破裂。通过一段时间训练,笔者把百位数字改成乘法口诀,通过乘法口诀练习使的“和声唱法”吐字有所提高,之后又改为汉字的声母、韵母训练和26个英文字母训练。以上的数字和字母的咬字方法都能够准确的时候,笔者就开始进行文字训练,利用和声的方法朗读各种文章,经过一年的训练,达到了利用和声说话和我们普通说话基本一样的程度,在演唱时能够完全、准确、清晰地表达歌词,使“和声唱法”真正的达到了研究和应用的目的。

      和声唱法的研究与应用,大大的促进了笔者在民歌,美声发声方面的变化,不但音域得到提高,音色也有些微妙的变化。所以说,无论是“和声唱法”还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都是声带、气息与喉部神经三方的自我调节,它们是相互促动,又相互弥补的。

      四、“和声唱法”与呼麦的差别

      众所周知,“呼麦”是我国内蒙古地区一种独特的发声原理和演唱技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唱的声音奥妙无穷。但是,“和声唱法”不同于“呼麦”,“和声唱法”的吐字表现和音高表现以及音色特点能够随心所欲的演唱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而“呼麦”的演唱却只是蒙古族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以及民俗文化的自然表现。

      五、怎样学习“和声唱法”

      虽然“和声唱法”是全新的歌唱方法,但学习这种方法并不难,只要学员坚定信心,刻苦训练,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深入了解人体的发声结构,在不远的将来这种唱法一定会走向各级文艺大舞台。

      “和声唱法”做为一种全新的歌唱方法,必将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增添新的血液,带来新的生机。这一创新研究成果能否得以传承与发扬,还有待于广大声乐教育工作者、声乐爱好者的广泛的认同和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