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语 琵琶 》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它古朴、典雅,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群众性。由赵聪老师主讲的这部琵琶全集视频教程是一部非常实用的教程。它详细讲述了琵琶的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无论是处于启蒙阶段的学习者还是有一定演奏水平的学习者,只要认真跟随学习都可以掌握正确和熟练的演奏技法。
琵琶由“头”与“身”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琵琶由六个相、二十四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琵琶的穿透力强,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
琵琶音域宽广,表现力强,是当下最流行的民族乐器。在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琵琶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具体来说,小朋友学习琵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益处:(1)学习琵琶可以提供小朋友手与脑的协调能力。琵琶的指法复杂,有利于锻炼手与脑的娴熟配合,可以提高小朋友手与脑的协调能力。(2)学习琵琶可以提高小朋友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控制能力。学琵琶需要唱谱,需在瞬间判断出所认读音符的音高,同时判断出应在哪根弦、用什么指法弹奏出来。有的音在琵琶的四根弦上都可找到,通过反复练习,能逐渐达到控制自如。这些都利于提高学员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控制能力。(3)学习琵琶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文化修养。
那么,作为幼儿琵琶教师究竟该怎样促进小朋友音乐素质的培养和琴艺水平的提高呢?笔者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下述方法:(1)创设意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每次上课前,可以演奏一段幼儿熟悉的、富有儿童情趣的 曲子让他们欣赏,从中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乐曲的意境之中。(2)情感交融,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交融,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让幼儿体验音乐, 从而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琵琶弹奏技能。(3)因人制宜,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 。幼儿在学习琵琶的过程中,由于各自的天赋不同,对琵琶技能技巧的掌握也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进步很快,有的感到吃力。为了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要因人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