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女星舞蹈教程大全11》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无论你是哈韩一族还是舞蹈爱好者,韩国明星流行音乐舞蹈总是充满着无限的魅力,是大家争相模仿学习与追随潮流时尚的目标,韩国的现代流行舞蹈在本民族的舞蹈风格上融合了欧美的时尚街舞风格,并逐渐演变出了具有独特风格且简单易学的舞蹈。
统舞蹈最早始于史前时代的宗教仪式。当时各部落在神坛祭典时,常伴有集体歌舞,这样的歌舞随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成固定的形式。三国时代 (57B.C.-A.D.676)的高句丽古墓上就出现了载有人们跳舞场面的壁画;而高丽时代(918-1392)的大型燃灯会(一种佛教的法会)和八关 会(向上帝祈愿太平盛世的活动)等国家举办的活动也包含有跳舞的内容。到朝鲜时代(1392-1910),舞蹈以初、中期的宫廷舞蹈、后期的民俗舞蹈为中 心得到发展。宫廷舞蹈指在宫中宴会和招待贵宾的盛筵时所跳舞蹈,大部分是赞扬王室尊严、威严的内容。舞者的服饰以华丽、艺术为特征。宫廷舞中较具代表性的 是剑舞、鹤舞和处容舞。民俗舞蹈则随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工商业的发达在民间得到了很大发展,不仅有直接表现老百姓生活、感情的内容,还包含有对社会现实的 批判。最具代表的是假面舞、山台假面剧、僧舞、巫俗舞、傀儡戏、太平舞、闲良舞, 驱邪舞等。其中的面具舞和山台假面剧借讽刺官僚和僧侣的内容而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讽刺。而划归于现代民俗舞蹈的长鼓舞、扇子舞则是在1930-1960年 间创作出来的。此外,还有佛教仪式上的铜钹舞、法鼓舞、蝴蝶舞等及孔庙祭典、宗庙祭典上的舞蹈。
韩国当地政府的目标很明确,这就是——观众,观众,还是观众!不能让舞蹈节成为只是墙上的宣传广告,和只有舞蹈同行光顾的“圈内”演出。而是要制定长远规划,争取3—5年或更长时间培养舞蹈观众,让普通市民走进剧场,让舞蹈节成为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有效手段,进而让包括舞蹈在内的文化艺术(通过各种艺术节)成为这座新兴小城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文化艺术能够带来声誉,而声誉能带来财富,声誉就是财富。皮娜·鲍希把德国的工业小城乌帕塔尔打造成“舞蹈剧场”的麦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通过几十年的经营,成为全世界的艺术家、舞蹈家们梦寐以求的舞台,成为各国游客趋之若鹜的文化观光目的地,这些成功案例也强烈地吸引着韩国创舞国际艺术节的主办者。 然而,与首尔相比,议政府偏于一隅。在这样的地方开发舞蹈市场、培植舞蹈观众,其难度自然比首尔那样的国际性都市更难上加难。目前,韩国有各类Festival 300多个,仅政府支持的表演类艺术节就有42个。但从大会严谨、务实的讨论中,却能够感受到与会者决意将“创舞国际艺术节”打造成创意独特、个性鲜明的一流国际舞蹈节的高远志向,用会上一位韩国资深舞评人的话来说就是“让不可能变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