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钢琴音乐教程 12》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爵士钢琴是一款源于美国黑人的乐器,其音乐的弹奏节奏自由、演奏具有即兴性,与钢琴一样音域宽广,演奏技巧十分丰富,可自如地弹奏各种音阶、半音阶、双音、和弦以及各种复杂的织体。
钢琴是不可否认的“乐器之王”八十八个黑白键错综排列,音域宽达七个八度,甚至还有七个八度再加一个小三度的;音色非常丰富,琴体下部贴地处的延音踏板和弱音踏板能够自如地控制音长与音量…有这样的形制,钢琴在旋律、和声和节奏上的表现力都无与伦比。仅就爵士乐而言,又有谁能否认钢琴是最主要的独奏乐器呢?于古典钢琴相比,爵士钢琴是有自己独特的音阶与节奏要求的,调性多样,音阶排列别具特色,和声构成似繁又简、似简又实繁,节奏重重叠叠,切分俯拾皆是,往往要求左右手弹不同的节奏,至于对旋律性的要求,倒是有强有弱。因为爵士乐有着与生俱来的“即兴”特点,而钢琴又是爵士乐里最吃重的乐器,所以一位爵士钢琴手的技巧、意识与创造性都是非常要紧的,优秀的爵士钢琴手就应该是弹奏技巧的高手,更应该是即兴创作的大师。
1.全新的自由节奏
爵士钢琴产生源于一场邂逅——一场欧洲传统与非洲传统的邂逅——和随之而来的创造性的结合。一种轻灵柔韧、生机勃勃的节奏在爵士钢琴中大放异彩,这就是“摇摆”。摇摆节奏的基础结构特征如下:选择一个常规节拍;乐曲速度并非快到极致;主重音出现的位置根据时代和风格的不同而变化,在弱拍,强拍,等分四拍或节拍的弱部出现都有可能。
2.即兴性
即兴性虽不是爵士钢琴独有的特点,但在爵士钢琴中占有很大的成分,因此觉得有必要再次拿出来谈一下。这种即兴性属于亚洲和非洲的民间音乐习惯,非机械式的文明孕育了这些灵动的音乐。在亚非大路上,文化主要通过集体生活中佚名的口头转述而代代相传,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然而欧洲音乐也一直存在着这种习惯。爵士钢琴音乐,首先必须是真正一丝不苟用心谱成的,而后才能再由演奏者把它激活。
3.另一种氛围,另一种气候
有些人或许对爵士乐那些“古怪”的发音和节奏表示厌恶;有的人则恰恰相反:爵士乐激起了他们心底的热情,令他们如醉如痴,把他们引进了一个深藏在重重高墙之内的“闲人止步”的奇妙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某些被普通的欧洲音乐所忽略的价值在这里得到了奇迹般地体现。“摇摆节奏”本身充满了焦虑,而非洲——美洲音乐的旋律正是由我们之间最饱受威胁的人们发明的。在这样一个对所有人来说都危机四伏的世界里,美国黑人遭受着最非人的奴役,如此境遇引导着她的受害者做出对人类境遇最大限度的表达——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
演奏技巧:
第一种是“大跨度”奏法,即演奏时左手采用连续的大跳进行,形成个性鲜明的“大跨度低音”(Stride Bass),这种奏法在拉格泰姆以及早期爵士乐中经常出现。
第二种是“布吉-乌吉”(Boogie Woogie)奏法,它是一种快速的布鲁斯钢琴风格,对爵士钢琴有着很大的影响。“布吉-乌吉”经常采用“滚奏”(Crushing)来体现它的特征。另外,它还经常以左手持续弹奏固定低音来衬托右手复杂的旋律。“布吉-乌吉”的低音音型主要有“行进”(Walking)的八度低音分解和。
第三种是"博普"奏法,它的特点是节奏支离破碎,旋律很不连贯,有时右手不时的连续奏出一连串单音音符。由于它根据比博普爵士发展而来,因此而得名。
另外一种爵士钢琴其实称不上演奏方法,但是在速度较慢的爵士乐中(如冷爵士)经常出现而独成一派。它的特点是采用完整或相对完整的和弦在二分或更长时值的基础上不时的加入一些切分,以此体现出慢爵士的松弛感。
自从十九世纪萌芽至今,爵士钢琴在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都已经发展成了足以和古典钢琴分庭抗礼的地位了,许多国际知名的演奏家不断地产生,因此在一般大学里都普遍设有主修课程。而反观国内,由于误把爵士钢琴认做是流行钢琴而被列为不入流音乐,因此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所谓的爵士钢琴在国外早已经是即兴演奏的专有名词了,由于弹奏技巧甚高,因此学习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钢琴基楚。
人类为什么会有音乐?简单的说,就是因为“言之不足而咏之”;言咏不尽时,便“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手足舞之,歌之咏之依然无措时,便有了现在我们所说的音乐之器。用乐器更抽象的“语言”,来叙述日常生活的语言无法描述的“言语”。那是因为人心复杂、人的感情复杂、人的思想更复杂,语言有时真的是没有了能力。正因如此爵士钢琴的音乐性格也有千变万化的特点,区区六千字实难道明,有时感觉语言在这里变得确实有些苍白了,不过我尽量把我所感受到的写给大家一同分享,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爵士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