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肾小球肾炎3》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
序号选择视频教程名称大小操作
  •   暂无下载  
  •   

      外唐网视频教程合并软件下载地址:
      http://www.waitang.com/upload/flvtool.zip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发生在肾脏部位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也是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本教程中,我们将对肾小球肾炎进行一定的认识,并对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学习。下面我们就先来对肾炎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解。

      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本病多发生在链球菌感染之后,大部分病例2~3周前有过咽炎、扁桃体炎等前驱感染,但感染程度与是否发病之间无平行关系。40%的病人首先发现血尿而求医;90%的病例出现水肿,轻者晨起后见眼睑浮肿,重者水肿延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出现气急和腹胀,部分病人血压升高且有头痛,小便化验几乎都含有蛋白质(蛋白尿)。

      临床表现

      1.水肿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水分潴留;肾素分泌增多,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肾小管钠、水重吸收增多等多种因素,是引起肾性水肿的原因。轻者仅有体重增加(隐性水肿),重者可全身肿胀,甚至腹(胸)腔多量积液。

      2.蛋白尿

      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白蛋白由基膜滤过,而产生蛋白尿,所以肾小球肾炎的最重要的特点是蛋白尿。

      3.管型尿

      管型是尿内蛋白质凝固和沉淀所形成的,所以在肾小球肾炎时,尿内应当有管型。应注意的是,尿中只有蛋白质而无管型,不能反映肾小球的病变。反之,只有管型而无蛋白质也不提示肾小球病变。只有在尿中既有蛋白质又有管型时,才提示肾小球的病变。

      4.高血压

      肾脏通过调节水、钠代谢,影响有效循环血容量,同时产生肾素,影响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而导致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时高血压发生率为33.3%,尿毒症发生率为84%。

      5.贫血

      肾性贫血常由水分潴留所致的稀释;肾小球严重病变时,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而出现贫血。贫血一般为正常形态、正常色素性贫血。

      6.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它是肾小球病变到终末期时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但并不是所有肾小球肾炎病人都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