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视频信息:不能播放?点击修复
  • 1.1 如何学习公法(上)
  • 1.1 如何学习公法(下)
  • 1.2 行政法与我们的生活
  • 1.3 行政法中的行政与行政权
  • 1.4 行政法的概念、功能与地位
  • 1.5 行政法律关系(上)
  • 1.5 行政法律关系(中)
  • 1.5 行政法律关系(下)
  • 1.6 中国行政法的内容和特点
  • 1.7 中国行政法的形式渊源(上)
  • 1.7 中国行政法的形式渊源(中)
  • 1.7 中国行政法的形式渊源(下)
  • 2.1 依法行政的原理(上)
  • 2.1 依法行政的原理(下)
  • 2.2 不得越权原则
  • 2.3 平等原则(上)
  • 2.3 平等原则(下)
  • 2.4 公共利益原则
  • 2.5 正当程序原则
  • 2.6 比例原则和利益权衡原则
  • 2.7 诚实信用原则
  • 2.8 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 2.9 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的原则
  • 2.1 0住宅不受侵犯权
  • 2.1 1其他原则
  • 3.1 行政主体的概念
  • 3.2 行政主体的类型与行政组织的形式
  • 3.3 行政机关相互之间的关系(上)
  • 3.3 行政机关相互之间的关系(中)
  • 3.3 行政机关相互之间的关系(下)
  • 3.4 行政委托与行政授权
  • 3.5 行政的人的手段-行政公务人员(上)
  • 3.5 行政的人的手段-行政公务人员(中)
  • 3.5 行政的人的手段-行政公务人员(下)
  • 3.6 行政的物的手段—公物(上)
  • 3.6 行政的物的手段—公物(中)
  • 3.6 行政的物的手段—公物(下)
  • 3.7 行政执法依据的效力等级与冲突处理规则
  • 3.8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类型和效力(上)
  • 3.8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类型和效力(下)
  • 4.1 行政行为的概念
  • 4.2 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 4.3 附款的行政行为与不附款的行政行为
  • 4.4 行政裁量行为及其控制
  • 4.5 行政行为的其它分类
  • 4.6 行政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 4.7 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
  • 4.8 合法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与行政行为违法的法律后果
  • 4.9 无效的行政行为与可撤销的行政行为的区别
  • 4.1 0行政行为的撤销、废止及其限制(上)
  • 4.1 0行政行为的撤销、废止及其限制(下)
  • 4.1 1违法性的继承和行政行为瑕疵的补正
  • 4.1 2行政程序
  • 4.1 3正式听证程序的基本规则
  • 5.1 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类型(上)
  • 5.1 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类型(下)
  • 5.2 行政许可的条件和标准
  • 5.3 行政许可的变更、撤回、撤销与吊销(上)
  • 5.3 行政许可的变更、撤回、撤销与吊销(下)
  • 5.4 行政许可的原则
  • 5.5 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上)
  • 5.5 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下)
  • 5.6 行政许可的中止
  • 5.7 行政许可有效期的延续
  • 5.8 行政特许的概念和特点
  • 6.1 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种类
  • 6.2 行政处罚的原则
  • 6.3 行政处罚的设定
  • 6.4 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 6.5 行政处罚的程序
  • 6.6 行政处罚中的证据规则
  • 6.7 违法所得的认定
  • 6.8 行政处罚裁量
  • 6.9 违法建筑的处理
  • 7.1 行政强制的概念与类型
  • 7.2 行政强制执行
  • 7.3 代履行
  • 7.4 执行罚
  • 7.5 行政强制的原则与设定(上)
  • 7.5 行政强制的原则与设定(下)
  • 7.6 行政强制的实施程序
  • 7.7 债权冲突的处理和行政法义务的承受
  • 8.1 行政征收概述
  • 8.2 公益征收(一):作为征收理由的公共利益
  • 8.3 公益征收(二):征收或征用的内涵
  • 8.4 公益征收(三):征收程序
  • 8.5 公益征收(四):补偿
  • 8.6 行政收费
  • 9.1 行政确认
  • 9.2 行政合同
  • 9.3 行政给付
  • 9.4 行政指导
  • 9.5 行政计划
  • 9.6 行政裁决
  • 9.7 行政行为种类的多样性
  • 10.1 行政复议原理
  • 10.2 行政诉讼原理
  • 10.3 行政赔偿原理
  • 猜你喜欢
  • 视频介绍
  • 分集列表
  • 视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