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猜你喜欢
- 视频介绍
- 分集列表
- 视频下载
前几节的网络知识讲座上,主要介绍了路由的配置、原理等方面的问题,今天接着学习路由其他方面的技能,首先来认识交换机。事实上,“交换机”是一个舶来词,源自英文“Switch,原意是“开关”,我国技术界在引入这个词汇时,翻译为“交换”。在英文中,动词“交换”和名词“交换机”是同一个词(注意这里的“交换”特指电信技术中的信号交换,与物品交换不是同一个概念)。
1993年,局域网交换设备出现,1994年,国内掀起了交换网络技术的热潮。其实,交换技术是一个具有简化、低价、高性能和高端口密集特点的交换产品,体现了桥接技术的复杂交换技术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操作。与桥接器一样,交换机按每一个包中的MAC地址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而这种转发决策一般不考虑包中隐藏的更深的其他信息。与桥接器不同的是交换机转发延迟很小,操作接近单个局域网性能,远远超过了普通桥接互联网络之间的转发性能。
交换技术允许共享型和专用型的局域网段进行带宽调整,以减轻局域网之间信息流通出现的瓶颈问题。现在已有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和ATM技术的交换产品。
类似传统的桥接器,交换机提供了许多网络互联功能。交换机能经济地将网络分成小的冲突网域,为每个工作站提供更高的带宽。协议的透明性使得交换机在软件配置简单的情况下直接安装在多协议网络中;交换机使用现有的电缆、中继器、集线器和工作站的网卡,不必作高层的硬件升级;交换机对工作站是透明的,这样管理开销低廉,简化了网络节点的增加、移动和网络变化的操作。
利用专门设计的集成电路可使交换机以线路速率在所有的端口并行转发信息,提供了比传统桥接器高得多的操作性能。如理论上单个以太网端口对含有64个八进制数的数据包,可提供14880bps的传输速率。这意味着一台具有12个端口、支持6道并行数据流的“线路速率”以太网交换器必须提供89280bps的总体吞吐率(6道信息流X14880bps/道信息流)。专用集成电路技术使得交换器在更多端口的情况下得以实现上述性能,其端口造价低于传统型桥接器。
- 2_网络基础osi参考模型(上)
- 3_网络基础tcpip参考模型(上)
- 3_网络基础tcpip参考模型(下)
- 2_网络基础osi参考模型(下)
- 4_网络基础以太网络介绍(下)
- 4_网络基础以太网络介绍(上)
- 5_网络基础以太交换原理(下)
- 7_网络基础ip地址(下)
- 6_网络基础广域网络简介(下)
- 5_网络基础以太交换原理(上)
- 6_网络基础广域网络简介(上)
- 7_网络基础ip地址(上)
- 8_网络基础arp协议简介
- 9_网络基础icmp协议简介
- 10_网络基础ip路由原理
- 11_网络基础ipv6简介
- 12_网络基础tcpudp协议
- 15_网络基础其他应用层协议简介
- 14_网络基础dns协议
- 13_网络基础应用区分和可靠性保障
- 16_网络基础网络基础知识图解
- 17_路由初步路由协议综述(01)
- 19_路由初步静态路由算法
- 20_路由初步RIP路由算法
- 18_路由初步路由协议综述(02)
- 22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简介
- 21_路由初步路由的循环问题
- 23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的部件和登录
- 25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的基本操作(02)
- 24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的基本操作(01)
- 30_认证介绍ccna考试介绍
- 32_认证介绍bcmsn考试介绍
- 26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的基本操作(03)
- 28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配置
- 27_路由初步CDP协议
- 29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的RIP配置和检查
- 31_认证介绍bscn考试介绍
- 33_认证介绍bcrancit考试介绍
- 34_认证介绍ncne考试介绍
- 35_路由进阶RIP的缺点和不足
- 36_路由进阶OSPF简单介绍
- 37_路由进阶OSPF单区域操作
- 38_路由进阶Cisco路由器OSPF单区域配置
- 39_路由进阶OSPF多区域操作
- 40_路由进阶Cisco路由器OSPF多区域配置(上)
- 40_路由进阶Cisco路由器OSPF多区域配置(下)
- 42_路由进阶BGP综述(有问题)
- 41_路由进阶Cisco路由器配置举例
- 44_路由进阶BGP的属性(上)
- 43_路由进阶BGP的术语和基本操作
- 44_路由进阶BGP的属性(下)
- 45_路由进阶BGP的路由选择和配置命令
- 46_路由进阶BGP的其他配置
- 47_路由进阶BGP的配置检查
- 48_路由进阶各种路由算法之间的比较
- 49_路由进阶路由重注入原理
- 50_路由进阶路由重注入配置
- 51_交换知识网桥和交换原理
- 53_交换知识VLAN原理和优势
- 52_交换知识STP协议
- 54_交换知识ISL和802
- 55_交换知识VTP协议和Cisco交换机产品线介绍
- 56_交换知识Cisco交换机的配置(01)
- 57_交换知识Cisco交换机的配置(02)
- 58_交换知识Cisco交换机的配置(03)
- 59_交换知识三层交换
- 60_交换知识三层交换的配置
- 61_交换知识全交换园区网络(01)
- 62_交换知识全交换园区网络(02)
- 63_承载技术以太网(上)
- 63_承载技术以太网(下)
- 64_承载技术PCMDS0T1E1
- 65_承载技术ISDN
- 66_承载技术HDLCPPP
- 67_承载技术X25Frame
- 68_承载技术ATM(上)
- 68_承载技术ATM(下)
- 69_承载技术xDSLCable技术(上)
- 69_承载技术xDSLCable技术(下)
- 70_承载技术无线局域网(上)
- 71_承载技术GSM
- 72_承载技术GPRSEDGE
- 73_承载技术CDMA
- 74_承载技术CDMA1X
- 75_承载技术3G全IP核心网络
- 76_承载技术光网络技术
- 77_IP新技术IP组播地址
- 78_IP新技术IP组管理(01)
- 79_IP新技术IP组管理(02)
- 80_IP新技术IP组播路由协议(01)
- 81_IP新技术IP组播路由协议(02)
- 82_IP新技术移动IP综述
- 83_IP新技术移动IP工作流程(01)
- 84_IP新技术移动IP工作流程(02)
- 85_IP新技术移动IP工作流程(03)
- 86_IP新技术移动IP的其他问题
- 87_IP新技术IPv6综述
- 88_IP新技术IPv6地址
- 89_IP新技术IPv6包结构
- 90_IP新技术ICMPv6
- 91_IP新技术IPv6的升级途径
- 92_系统管理it系统管理基础
- 93_系统管理系统管理软件
- 94_系统管理snmp
- 95_系统管理电信管理网简介(一)
- 96_系统管理电信管理网简介(二)
- 97_可用性管理可用性综述
- 98_可用性管理集群系统
- 99_可用性管理HSRP原理
- 100_可用性管理HSRP配置
- 101_可用性管理高可用性园区网络
- 102_可用性管理存储系统高可用性(01)
- 103_可用性管理存储系统高可用性(02)
- 104_协议分析协议分析综述
- 105_协议分析协议分析软件
- 106_协议分析ethernetisl8021q协议分析
- 107_协议分析hdlcpppfratm协议分析
- 108_协议分析tcpip协议分析
- 109_协议分析其他网络传输协议分析
- 110_协议分析应用层协议分析
- 111_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综述
- 112_安全管理加密和认证
- 113_安全管理AAA服务(加密技术)
- 114_安全管理防火墙技术(01)
- 115_安全管理防火墙技术(02)
- 116_安全管理隧道技术(一)
- 117_安全管理IPSec简介
- 119_安全管理MPLS简介
- 120_课程总结复习
- 2_网络基础osi参考模型(上)
- 3_网络基础tcpip参考模型(上)
- 3_网络基础tcpip参考模型(下)
- 2_网络基础osi参考模型(下)
- 4_网络基础以太网络介绍(下)
- 4_网络基础以太网络介绍(上)
- 5_网络基础以太交换原理(下)
- 7_网络基础ip地址(下)
- 6_网络基础广域网络简介(下)
- 5_网络基础以太交换原理(上)
- 6_网络基础广域网络简介(上)
- 7_网络基础ip地址(上)
- 8_网络基础arp协议简介
- 9_网络基础icmp协议简介
- 10_网络基础ip路由原理
- 11_网络基础ipv6简介
- 12_网络基础tcpudp协议
- 15_网络基础其他应用层协议简介
- 14_网络基础dns协议
- 13_网络基础应用区分和可靠性保障
- 16_网络基础网络基础知识图解
- 17_路由初步路由协议综述(01)
- 19_路由初步静态路由算法
- 20_路由初步RIP路由算法
- 18_路由初步路由协议综述(02)
- 22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简介
- 21_路由初步路由的循环问题
- 23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的部件和登录
- 25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的基本操作(02)
- 24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的基本操作(01)
- 30_认证介绍ccna考试介绍
- 32_认证介绍bcmsn考试介绍
- 26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的基本操作(03)
- 28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配置
- 27_路由初步CDP协议
- 29_路由初步Cisco路由器的RIP配置和检查
- 31_认证介绍bscn考试介绍
- 33_认证介绍bcrancit考试介绍
- 34_认证介绍ncne考试介绍
- 35_路由进阶RIP的缺点和不足
- 36_路由进阶OSPF简单介绍
- 37_路由进阶OSPF单区域操作
- 38_路由进阶Cisco路由器OSPF单区域配置
- 39_路由进阶OSPF多区域操作
- 40_路由进阶Cisco路由器OSPF多区域配置(上)
- 40_路由进阶Cisco路由器OSPF多区域配置(下)
- 42_路由进阶BGP综述(有问题)
- 41_路由进阶Cisco路由器配置举例
- 44_路由进阶BGP的属性(上)
- 43_路由进阶BGP的术语和基本操作
- 44_路由进阶BGP的属性(下)
- 45_路由进阶BGP的路由选择和配置命令
- 46_路由进阶BGP的其他配置
- 47_路由进阶BGP的配置检查
- 48_路由进阶各种路由算法之间的比较
- 49_路由进阶路由重注入原理
- 50_路由进阶路由重注入配置
- 51_交换知识网桥和交换原理
- 53_交换知识VLAN原理和优势
- 52_交换知识STP协议
- 54_交换知识ISL和802
- 55_交换知识VTP协议和Cisco交换机产品线介绍
- 56_交换知识Cisco交换机的配置(01)
- 57_交换知识Cisco交换机的配置(02)
- 58_交换知识Cisco交换机的配置(03)
- 59_交换知识三层交换
- 60_交换知识三层交换的配置
- 61_交换知识全交换园区网络(01)
- 62_交换知识全交换园区网络(02)
- 63_承载技术以太网(上)
- 63_承载技术以太网(下)
- 64_承载技术PCMDS0T1E1
- 65_承载技术ISDN
- 66_承载技术HDLCPPP
- 67_承载技术X25Frame
- 68_承载技术ATM(上)
- 68_承载技术ATM(下)
- 69_承载技术xDSLCable技术(上)
- 69_承载技术xDSLCable技术(下)
- 70_承载技术无线局域网(上)
- 71_承载技术GSM
- 72_承载技术GPRSEDGE
- 73_承载技术CDMA
- 74_承载技术CDMA1X
- 75_承载技术3G全IP核心网络
- 76_承载技术光网络技术
- 77_IP新技术IP组播地址
- 78_IP新技术IP组管理(01)
- 79_IP新技术IP组管理(02)
- 80_IP新技术IP组播路由协议(01)
- 81_IP新技术IP组播路由协议(02)
- 82_IP新技术移动IP综述
- 83_IP新技术移动IP工作流程(01)
- 84_IP新技术移动IP工作流程(02)
- 85_IP新技术移动IP工作流程(03)
- 86_IP新技术移动IP的其他问题
- 87_IP新技术IPv6综述
- 88_IP新技术IPv6地址
- 89_IP新技术IPv6包结构
- 90_IP新技术ICMPv6
- 91_IP新技术IPv6的升级途径
- 92_系统管理it系统管理基础
- 93_系统管理系统管理软件
- 94_系统管理snmp
- 95_系统管理电信管理网简介(一)
- 96_系统管理电信管理网简介(二)
- 97_可用性管理可用性综述
- 98_可用性管理集群系统
- 99_可用性管理HSRP原理
- 100_可用性管理HSRP配置
- 101_可用性管理高可用性园区网络
- 102_可用性管理存储系统高可用性(01)
- 103_可用性管理存储系统高可用性(02)
- 104_协议分析协议分析综述
- 105_协议分析协议分析软件
- 106_协议分析ethernetisl8021q协议分析
- 107_协议分析hdlcpppfratm协议分析
- 108_协议分析tcpip协议分析
- 109_协议分析其他网络传输协议分析
- 110_协议分析应用层协议分析
- 111_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综述
- 112_安全管理加密和认证
- 113_安全管理AAA服务(加密技术)
- 114_安全管理防火墙技术(01)
- 115_安全管理防火墙技术(02)
- 116_安全管理隧道技术(一)
- 117_安全管理IPSec简介
- 119_安全管理MPLS简介
- 120_课程总结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