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猜你喜欢
 - 视频介绍
 - 分集列表
 - 视频下载
 
西方哲学史是是欧洲哲学的历史,从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赵林, 武汉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和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给武汉大学的本科生讲授 “ 西方哲学史 ” 、 “ 西方文化概论 ” 等专业课和通识课。近十年来应邀前往国内近百所大学和港、澳、台地区的一些大学作学术报告和人文素质讲座,并在中央电视台 “ 百家讲坛 ” 和许多城市大讲堂主讲文化专题讲座。 讲授的课程:《基督教与西方文化》、《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西方文化概论》、《古希腊哲学》等。
- 【序】
 - 01:西方哲学概论1
 - 02:西方哲学概论2
 - 03: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
 - 04:希腊哲学发展的梗概
 - 05:早期希腊哲学之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
 - 06:早期希腊哲学之米利都学派2:阿那克西曼德
 - 07:早期希腊哲学之米利都学派3:阿那克西美尼
 - 08:早期希腊哲学之毕达哥拉斯学派1
 - 09:早期希腊哲学之毕达哥拉斯学派2
 - 10:早期希腊哲学之赫拉克利特
 - 11:早期希腊哲学之爱利亚学派1:克塞诺芬尼和巴门尼德1
 - 12:早期希腊哲学之爱利亚学派2:巴门尼德2
 - 13:早期希腊哲学之爱利亚学派3:芝诺
 - 14: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智者派1:普罗泰戈拉1
 - 15: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智者派2:普罗泰戈拉2
 - 16: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智者派3:高尔吉亚
 - 17: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原子论者及其先驱1:恩培多克勒
 - 18: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原子论者及其先驱2:阿那克萨戈拉
 - 19: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原子论者及其先驱3: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
 - 20: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苏格拉底1
 - 21: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苏格拉底2
 - 22: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苏格拉底3
 - 23: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苏格拉底4
 - 24: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柏拉图1
 - 25: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柏拉图2
 - 26: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柏拉图3
 - 27: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亚里士多德1
 - 28: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亚里士多德2
 - 29: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亚里士多德3
 - 30: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亚里士多德4
 - 31: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亚里士多德5
 - 32:希腊哲学的衰颓之伊壁鸠鲁学派
 - 33:希腊哲学的衰颓之斯多葛学派
 - 34:希腊哲学的衰颓之怀疑主义
 - 35: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知识即美德1
 - 36: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知识即美德2
 - 37: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人是万物的尺度1
 - 38: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人是万物的尺度2
 - 39: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人是万物的尺度3
 - 40: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幸福与快乐1
 - 41: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幸福与快乐2
 - 42: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概论
 - 43:新柏拉图主义1:斐洛
 - 44:新柏拉图主义2:普罗提诺
 - 45:教父哲学概观1
 - 46:教父哲学概观2
 - 47:教父哲学之奥古斯丁1
 - 48:教父哲学之奥古斯丁2
 - 49:教父哲学之奥古斯丁3
 - 50:经院哲学概论、爱留根纳
 - 51:经院哲学之安瑟伦
 - 52:经院哲学之实在论与唯名论
 - 53:经院哲学之阿奎那
 - 54:经院哲学之反托马斯主义的方济各修会经院哲学家
 - 55:16-18世纪西欧哲学概论
 - 56:早期经验论之培根1
 - 57:早期经验论之培根2
 - 58:早期经验论之霍布斯1
 - 59:早期经验论之霍布斯2
 - 60:早期经验论之霍布斯3
 - 61:早期经验论之洛克1
 - 62:早期经验论之洛克2
 - 63:早期经验论之洛克3
 - 64:早期经验论之洛克4
 - 65:早期经验论之洛克5
 - 66:唯理论哲学之笛卡尔1
 - 67:唯理论哲学之笛卡尔2
 - 68:唯理论哲学之笛卡尔3
 - 69:唯理论哲学之笛卡尔4.
 - 70:唯理论哲学之斯宾诺莎1
 - 71:唯理论哲学之斯宾诺莎2
 - 72:唯理论哲学之斯宾诺莎3
 - 73:唯理论哲学之斯宾诺莎4
 - 74:唯理论哲学之莱布尼茨1
 - 75:唯理论哲学之莱布尼茨2
 - 76:晚期经验论之贝克莱1
 - 77:晚期经验论之贝克莱2
 - 78:晚期经验论之休谟1
 - 79:晚期经验论之休谟2
 - 80:晚期经验论之休谟3
 - 81:18世纪法国哲学概论2
 - 82:法国自然神论者之伏尔泰
 - 83:法国自然神论者之孟德斯鸠
 - 84:法国自然神论者之卢梭
 - 85:法国唯物主义者之狄德罗和爱尔维修
 - 86:德国古典哲学概论
 - 87: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1:前批判时期的哲学与批判哲学的形成
 - 88: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2:批判哲学的理论哲学1
 - 89: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3:批判哲学的理论哲学2
 - 90: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4:批判哲学的理论哲学3
 - 91: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5:批判哲学的理论哲学4和实践哲学1
 - 92: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6:批判哲学的实践哲学2
 - 93: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7:批判哲学的目的论1
 - 94: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8:批判哲学的目的论2
 - 95: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9:批判哲学的目的论3
 - 96: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10:批判哲学的目的论4
 - 97:费希特
 - 98:谢林
 - 99:黑格尔概论:对康德等人的批判和发展
 - 100:黑格尔概论:从《精神现象学》到《哲学全书》
 - 101:逻辑学1
 - 102:逻辑学2
 - 103:自然哲学
 - 104:精神哲学之主观精神
 - 105:精神哲学之客观精神1
 - 106:精神哲学之客观精神2
 - 107:精神哲学之绝对精神1
 - 108:精神哲学之绝对精神2
 
- 【序】
 - 01:西方哲学概论1
 - 02:西方哲学概论2
 - 03: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
 - 04:希腊哲学发展的梗概
 - 05:早期希腊哲学之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
 - 06:早期希腊哲学之米利都学派2:阿那克西曼德
 - 07:早期希腊哲学之米利都学派3:阿那克西美尼
 - 08:早期希腊哲学之毕达哥拉斯学派1
 - 09:早期希腊哲学之毕达哥拉斯学派2
 - 10:早期希腊哲学之赫拉克利特
 - 11:早期希腊哲学之爱利亚学派1:克塞诺芬尼和巴门尼德1
 - 12:早期希腊哲学之爱利亚学派2:巴门尼德2
 - 13:早期希腊哲学之爱利亚学派3:芝诺
 - 14: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智者派1:普罗泰戈拉1
 - 15: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智者派2:普罗泰戈拉2
 - 16: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智者派3:高尔吉亚
 - 17: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原子论者及其先驱1:恩培多克勒
 - 18: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原子论者及其先驱2:阿那克萨戈拉
 - 19: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原子论者及其先驱3: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
 - 20: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苏格拉底1
 - 21: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苏格拉底2
 - 22: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苏格拉底3
 - 23: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苏格拉底4
 - 24: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柏拉图1
 - 25: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柏拉图2
 - 26: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柏拉图3
 - 27: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亚里士多德1
 - 28: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亚里士多德2
 - 29: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亚里士多德3
 - 30: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亚里士多德4
 - 31: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之亚里士多德5
 - 32:希腊哲学的衰颓之伊壁鸠鲁学派
 - 33:希腊哲学的衰颓之斯多葛学派
 - 34:希腊哲学的衰颓之怀疑主义
 - 35: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知识即美德1
 - 36: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知识即美德2
 - 37: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人是万物的尺度1
 - 38: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人是万物的尺度2
 - 39: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人是万物的尺度3
 - 40: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幸福与快乐1
 - 41:哲学入门讨论引导课之幸福与快乐2
 - 42: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概论
 - 43:新柏拉图主义1:斐洛
 - 44:新柏拉图主义2:普罗提诺
 - 45:教父哲学概观1
 - 46:教父哲学概观2
 - 47:教父哲学之奥古斯丁1
 - 48:教父哲学之奥古斯丁2
 - 49:教父哲学之奥古斯丁3
 - 50:经院哲学概论、爱留根纳
 - 51:经院哲学之安瑟伦
 - 52:经院哲学之实在论与唯名论
 - 53:经院哲学之阿奎那
 - 54:经院哲学之反托马斯主义的方济各修会经院哲学家
 - 55:16-18世纪西欧哲学概论
 - 56:早期经验论之培根1
 - 57:早期经验论之培根2
 - 58:早期经验论之霍布斯1
 - 59:早期经验论之霍布斯2
 - 60:早期经验论之霍布斯3
 - 61:早期经验论之洛克1
 - 62:早期经验论之洛克2
 - 63:早期经验论之洛克3
 - 64:早期经验论之洛克4
 - 65:早期经验论之洛克5
 - 66:唯理论哲学之笛卡尔1
 - 67:唯理论哲学之笛卡尔2
 - 68:唯理论哲学之笛卡尔3
 - 69:唯理论哲学之笛卡尔4.
 - 70:唯理论哲学之斯宾诺莎1
 - 71:唯理论哲学之斯宾诺莎2
 - 72:唯理论哲学之斯宾诺莎3
 - 73:唯理论哲学之斯宾诺莎4
 - 74:唯理论哲学之莱布尼茨1
 - 75:唯理论哲学之莱布尼茨2
 - 76:晚期经验论之贝克莱1
 - 77:晚期经验论之贝克莱2
 - 78:晚期经验论之休谟1
 - 79:晚期经验论之休谟2
 - 80:晚期经验论之休谟3
 - 81:18世纪法国哲学概论2
 - 82:法国自然神论者之伏尔泰
 - 83:法国自然神论者之孟德斯鸠
 - 84:法国自然神论者之卢梭
 - 85:法国唯物主义者之狄德罗和爱尔维修
 - 86:德国古典哲学概论
 - 87: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1:前批判时期的哲学与批判哲学的形成
 - 88: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2:批判哲学的理论哲学1
 - 89: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3:批判哲学的理论哲学2
 - 90: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4:批判哲学的理论哲学3
 - 91: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5:批判哲学的理论哲学4和实践哲学1
 - 92: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6:批判哲学的实践哲学2
 - 93: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7:批判哲学的目的论1
 - 94: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8:批判哲学的目的论2
 - 95: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9:批判哲学的目的论3
 - 96:德国古典哲学之康德10:批判哲学的目的论4
 - 97:费希特
 - 98:谢林
 - 99:黑格尔概论:对康德等人的批判和发展
 - 100:黑格尔概论:从《精神现象学》到《哲学全书》
 - 101:逻辑学1
 - 102:逻辑学2
 - 103:自然哲学
 - 104:精神哲学之主观精神
 - 105:精神哲学之客观精神1
 - 106:精神哲学之客观精神2
 - 107:精神哲学之绝对精神1
 - 108:精神哲学之绝对精神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