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视频信息:不能播放?点击修复
  • 1 绪论
  • 2.1 信号
  • 2.2 复信号
  • 2.3 傅里叶变换
  • 2.4 内积
  • 2.5 许瓦兹不等式
  • 2.6 能量信号的相关函数
  • 2.7 能量谱密度
  • 2.8 功率信号的相关函数
  • 2.9 功率谱密度
  • 2.10 带宽
  • 2.11 线性时不变系统
  • 2.12 希尔伯特变换与解析信号
  • 2.13 带通信号的复包络
  • 2.14 带通信号的表示
  • 2.15 带通系统的等效基带分析
  • 3.1 随机过程
  • 3.2 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
  • 3.3 广义平稳过程
  • 3.4 联合平稳
  • 3.5 平稳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 3.6 复平稳过程
  • 3.7 平稳带通过程的解析信号及复包络
  • 3.8 平稳序列、循环平稳
  • 3.9 高斯过程
  • 3.10 白高斯噪声
  • 3.11 白高斯噪声与确定信号的内积
  • 3.12 窄带高斯噪声的解析信号及复包络
  • 3.13 窄带高斯噪声的同相分量及正交分量
  • 3.14 匹配滤波器
  • 4.1 模拟调制
  • 4.2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制
  • 4.3 DSB-SC的相干解调
  • 4.4 包络调制
  • 4.5 AM的调幅系数及调制效率
  • 4.6 单边带信号(1)
  • 4.7 单边带信号(2)
  • 4.8 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 4.9. AM包络检波的抗噪声性能
  • 4.10 角度调制
  • 4.11. 角度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 4.12 FM的抗噪声性能(1)
  • 4.13 FM的抗噪声性能(2)
  • 4.14 频分复用
  • 4.15 载波同步
  • 5.1 引言
  • 5.2 数字基带信号
  • 5.3 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 5.4 常用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 5.5 常用线路码
  • 5.6  数字基带信号通过AGWN信道
  • 5.7 符号间干扰
  • 5.8 Nyquist准则
  • 5.9 无ISI系统设计
  • 5.10  Nyquist准则的应用
  • 5.11  理想限带信道下的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 5.12   眼图
  • 5.13   部分响应 (1)
  • 5.14   部分响应 (2)
  • 6.1 引言
  • 6.2 OOK的产生
  • 6.3   OOK的解调与抗噪声性能
  • 6.4  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系统
  • 6.5  2FSK的解调与抗噪声性能
  • 6.6  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系统
  • 6.7 差分相移键控系统( 2DPSK )
  • 6.8 四相移相键控(QPSK)系统
  • 6.9 偏移四相移相键控(OQPSK)
  • 6.10 数字信号的矢量表示
  • 6.11 M进制数字调制
  • 6.12 M进制调制的最佳接收
  • 6.13 MASK
  • 6.14 MPSK
  • 6.15 MQAM
  • 6.16 MFSK
  • 6.17 M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比较
  • 7.1 信源
  • 7.2 熵
  • 7.3 条件熵和互信息
  • 7.4 熵的意义
  • 7.5 哈夫曼编码
  • 7.6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 7.7 采样定理
  • 7.8 带通信号的采样
  • 7.9 量化
  • 7.10 量化信噪比
  • 7.11 最佳量化
  • 7.12 标准PCM语音编码
  • 7.13 时分复用
  • 猜你喜欢
  • 视频介绍
  • 分集列表
  • 视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