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中航证券:农林牧渔行业深度报告:以史为鉴,纵观战后粮食危机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粮价分析框架粮食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全球粮食市场的均衡价格,粮食供求状况又受到气候变化、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综合影响,粮食危机是多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气候异常和国际争端、保护主义会抬升粮食生产贸易的不确定性,而经济发展和粮食能源属性等经济要素支撑粮食需求。此外货币因素对粮价形成持续的扰动。战后粮食危机回溯历史,二战后全球大致发生了六次粮价的大幅波动。分别是1972年-1974年、1977年-1980年、2000年-2004年、2006-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20年以来发生的粮食危机。粮价涨幅分别为166%、45%、74%、90%、47%和122%。综合来看,气候、政治和经济三大因素是酝酿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而细数数次危机,国际政治博弈是多次粮食危机的主导因素,直接推动了粮价短时间快速、大幅度的攀升。粮食危机的再思考自然气候影响有所削弱。异常天气是诱发粮食减产和供给走弱的重要原因,但气候因素主导全球性粮食危机的概率较低。同时,全球农业技术的进步也提升了粮食生产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经济货币因素持续催化。经济增长推动人均粮食消费提升。油价高企,生物能源开发需求提升,粮食能源属性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