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钠电:如何从“0-1”迈向“1-N”(一)-硬碳负极成为钠电加速产业化关键

发布者:wx****00
2022-11-23
3 MB 33 页
能源 光大证券
文件列表:
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钠电:如何从“0-1”迈向“1-N”(一)-硬碳负极成为钠电加速产业化关键.pdf
下载文档
硬碳负极成为首选,支持钠电快充过放。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原子半径较锂离子大35%以上,锂离子电池中主流的石墨负极无法满足钠离子电池负极的要求,而软碳材料储钠容量不足,因此钠电池主流使用的是硬碳负极。硬碳材料储钠位置和形式多样,理论容量可达350-400mAh/g。另外,硬碳材料使得负极能够更好地实现快充、解决了过放电的安全问题,打开了钠电池应用的广度。成本结构上重要性提升、前驱体降本空间大、来源、工艺的研发难度大,硬碳负极成为钠电产业化的决速关键。钠电负极成本占比大幅提升至16%,比起锂电负极成本占比翻倍。22年9月,日本可乐丽椰壳硬碳价格约为20万元/吨,低端人造石墨负极价格约为3万元/吨,进口硬碳材料成本较高且降本空间巨大,硬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替代廉价、适合大规模量产的前驱体能大大降低成本,但考虑到硬碳收率较低,我们预计2025年硬碳负极成本降至与石墨负极相当。硬碳前驱体路线多样,供应与成本是核心考量。生物质前驱体工艺难度小,在钠电0-1阶段,椰子壳等生物质硬碳由于其性能优异,产业化速度较快。但当行业进入成长放量阶段,难以保障原材料供应链的稳定性、低成本和一致性将成为掣肘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

继续阅读请下载文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