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梅斯:2022中国儿童斜弱视数字治疗现状白皮书.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中国斜弱视流行现状及发病机制前沿 白皮书指出,目前针对斜弱视,还缺乏全国范围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根据近5年发表的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预估我国弱视的整体患病率为0.82%~9.60%,斜视的患病率约在0.18%~5.56%。在中国儿童斜弱视高发、低龄化趋势下,明确发病机制,给予对症治疗极为重要。而斜弱视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斜视与神经支配不平衡、融合机制缺陷、屈光不正、眼肌异常、原有隐斜视等有关,弱视是由形觉剥夺和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所形成。传统疗法在治疗儿童斜弱视时也存在一定局限,因此寻求新型治疗方式,对进一步改善儿童视觉功能至关重要。数字治疗—儿童斜弱视治疗新趋势随着对弱视治疗理论理解的不断加深,临床上提出了弱视的双眼视觉治疗(binocular vision therapy)方案,即在双眼同时接受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弱视眼刺激,在建立或改善双眼视功能的同时提高弱视眼视力。同样,对于斜视患儿术后的双眼视功能训练,双眼视觉治疗有利于消除抑制、扩大双眼的融合范围、建立立体视觉。而数字治疗基于双眼治疗与视知觉学习理论,通过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将眼病治疗与计算机多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