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开源证券:银行行业深度报告: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系列专题一:模式之辩、机遇之思.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我国财富管理发端于对公表外融资需求,本质是供给端驱动2008年“四万亿”政策出台后,“铁公基”融资需求大增。但银行表内资产投放受限,难以满足大量融资需求。作为影子银行之一的表外理财业务当时受监管限制较少,形成早期财富管理模式——把对公融资需求打包成理财产品,对零售客户进行销售。与发达国家财富管理发展轨迹较为相似,本质由供给端驱动。我国银行初期财富管理多以产品而非客户为中心(1)以产品为中心:产品供给驱动,客户需求未被正视。该模式的盈利来源是销售提成的Flow-based交易佣金,形成代销收入。代销产品主要包括理财、基金、保险,资产市值涨跌不直接挂钩佣金。(2)以客户为中心:产品供给转弱,客户多元需求亟待挖掘。“资产荒”下优质产品供给不足+息差缩窄,财富管理的核心从供给端切换为需求端,推动银行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转型。我国是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我们预计2032年市场空间将达500万亿元;但上市银行AUM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不到一半,且以存款为主,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有待挖掘。盈利模式可参考国外银行AUM-based买方投顾模式,高净值人群资产规模大、投顾需求大,财富管理的渗透可考虑
加载中...
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