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研究:《宏观观察》2024年第55期:如何看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报告.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2025年宏观调控政策有望持续加码,在更好助力经济发展大局的同时,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类风险挑战,切实维护经济体系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一、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货币政策基调谱系包括从紧、适度从紧、稳健、适度宽松、宽松等。2011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连续14年保持“稳健”基调,但在具体表述上会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及金融体系运行情况有所侧重,如保持中性、灵活适度、精准有力等,但“稳健”仍是主基调(表1)。
为应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我国首次提出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过低利率政策、低存款准备金率及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等措施,在短时间内推动经济迅速实现企稳向上。2009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决定延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1
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