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东吴证券:硅碳负极专题:CVD技术利刃破局,2025年放量起航.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硅基负极高能量密度优势显著,CVD路线硅碳负极技术突破,打开市场空间。硅基负极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成为未来负极材料的升级方向。此前硅基负极以球磨法硅碳负极与硅氧负极为主,球磨法硅碳负极仍有膨胀问题,循环性能较差,硅氧负极首效较低,预锂化会大幅增加成本,整体性价比不高。CVD法硅碳负极通过多孔碳骨架来储硅,并通过多孔碳内部的空隙来缓冲硅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因此膨胀率低,循环优异,并且碳骨架本身密度小质量轻,使得材料能量密度更高,性能潜力大,打开市场空间。
消费市场确定性起量,25年动力放量,我们预计25年全球销量达0.15万吨,2030年全球需求达8万吨。此前消费领域以硅氧负极为主,主要应用于海外电动工具市场;24年起CVD硅碳负极在高端手机机型上大规模应用,25年渗透率预计提升至25%+,目前硅基负极掺杂比例为6%左右,未来有望提升至10%+;动力领域硅碳负极初期应用于圆柱电池,特斯拉21700电池采用球磨型硅碳负极方案,添加比例较低,但球磨法难以满足动力电池性能要求,4680电池及海外三元方向电池后续有望采用CVD法方案,25年国内电池厂率先应用,CVD法硅碳负极市场需求规模快速提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