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播放
- 分集下载
中村赖永截拳道教程的相关介绍
- 中村赖永是截拳道日本传人,曾获“第一届全日本修斗大赛”66公斤级冠军 ,恰巧外唐网今天为您收录的这部截拳道教程就是由中村赖永主讲演示的精品教程。感兴趣的朋友就快快行动来观看学习吧!
中村赖永(Nakamura Yorinaga),“日本振藩国术馆”馆长,截拳道日本传人。八十年代中期从事“修斗”运动,获“第一届全日本修斗大赛”66公斤级冠军;1989年赴美学习截拳道,师从李小龙截拳道大弟子丹尼·伊诺山度,学成后回日本广泛传播截拳道,并在东京成立了“日本振藩国术馆”。中村赖永多年来十分注重搜集各种有关李小龙的珍贵史料与历史文物,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现已拥有李小龙生前使用过的练功服、训练器具、名片、衣裤帽等多种珍品。同时,他还在《格斗技》等日本武刊先后发表多篇有关李小龙与截拳道的理论研究文章,成为当代日本截拳道的实力传播者与李小龙生平研究大家。
截拳道是李小龙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截拳道”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截拳道倡导搏击的高度自由。李小龙截拳道海报和本能性,抛弃传统形式,忠诚地表达自我。“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纲领和要义。它将东西方哲学理念运用于武术,是一种搏击指导和方法论。同名电影《截拳道》于2010年11月16日上映,影片讲述李小龙的性格、精神和功夫,更是看到李小龙独创的截拳道功夫。该片最大的看点,是一群李小龙生前密友对李小龙的缅怀。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最高宗旨和哲学核心,即反对任何固定的形式,强调“无形之形、无式之式”。截拳道无任何固定的技术坳作,更没有套路形式。有实战中强调“务实”、“无形式”,凭本能的感触应战。李小龙在教学时,经常喜欢用水作比喻来说明上述哲理:“好像水一样,应该无形式。将水倾进杯里,便成杯的一部分,将水倾进樽里,便成樽的一部分。踢它击它,它便会反溅回来。你要抓一把水,水必会屈服,毫不犹疑。你加上压力,水便溜走。最软的东西是不惧击的。” “自由搏击的实效并不是形式正确,合乎于古今传统的那么回事,能够打胜才是实效……”“搏击只是一种在实战中力求击倒对方的艺术。看对方来势如何便如何回敬。你不知我的意图,但我的动作就是你的动作的结果,而我的技术又是你的技术的结果。自由搏击没有一成不变的途径和方法,它纯靠观感、变化、见机行事。”由此可见,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最高宗旨和哲学核心充分体现了自由精神的强大威力。 截拳道‘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
截拳道认为,所谓“武术”并非单指一种体育运动或自卫术,其本自也是一种以智力同技巧相配合的精妙的艺术。原则上,武术并不能单靠学习,它与科学技术一样,需要靠实践,靠体验。 武术是自发性的,就像花朵的自我生长过程一样,内涵完全不受任何外来欲望与感情约束。中国武术的主旨“道”——即宇宙间的规律,也就是阴、阳两极的和谐配合、循环转化。这是每个习武者必须谨从的真理。在实战中,截拳道强调,你的对手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会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不动;不会像师兄弟般让你先对峙观察,再策动攻防;不会如对拆演练或打沙包一样,给你蓄势运劲、蹲身起步的时间;更不会在电光火石的对搏中打打停停,以便你慢慢思考对策。因此,当你见到对手身体一动,你就要先发制人。在打斗中,所有的动作都必须简单、直接。即所有该做的你就去做,毫不浪费时间。 在与强敌实战时,你应暂时抛开一切拳理姿势正确与否的观念,胡乱尽己所能与对手一拼到底。
截拳道,“截”是截击、阻截,“拳”是拳法,“道”是道路、风格,而英文的解释则是“The Way of Intercepting Fist”。简单解释就是“截击拳头之道”,亦即是对付敌人攻击之方法。因为面对的是一个敌人,故截拳道摒弃任何花哨不实用的技巧,是一种真正“打”的武术。而截拳道中的“道”字,除表示一种武术风格外,还包含有“空手道”、“跆拳道”等当中蕴藏的精神修炼之道。
众所周知,李小龙在大学时修读哲学,他把哲学寓于武术中,就像少林寺“拳禅合一”的。其实从“截拳道”的广东话音,就可以观察出来。“截”的“哲”在广东话是同一发音,而李小龙本身就是广东人。从“截拳道”名称上,还体现了这种实战武术的重要技术理念———截击,就是在对方攻击(动作)将出而未出之际进行截击,亦是中国兵家所云:“渡河未济,击其中流”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