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吕教授刮痧健康法

吕教授刮痧健康法

  • 课程主讲:吕季儒
  • 视频数量:1讲
  • 所属机构:
  • 课程时长:1小时1分钟
  • 所属分类:其他技能

吕教授刮痧健康法的相关介绍

    我们都知道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鉴于此我们为您收录了吕季儒教授主讲的刮痧健康法视频,教您通过自然疗法达到健康目的。

    吕季儒教授是台湾著名预防医学专家,痧灸经络疗法先驱者,刮痧排毒健康法创始人。康而福国际健康事业机构总裁、中国医学院院长(香港)、陕西中医学院名誉教授、陕西继续教育大学刮痧研究所所长,台视、中视、华视主持预防医学讲座、自由时报医学专栏执笔、港九中医师公会永远名誉会长、荣登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名人大辞典》、荣登美国1991-1992年《世界五千名人录》、荣登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福建中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吕季儒教授在世界各地义务讲学五百多场,培养学员三万多名,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健康幸福,并赞助医学科研机构和社会福利事业,先后三次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款,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向科研教学机构捐款、赠物达千万元人民币。他在医学上的突出贡献是把祖国古老的民间传统刮痧医术与现代“分子矫正医学”相结合,创立了“刮痧排毒健康法”。

    “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衍变而来。最早“沙”是指一种病证。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1]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这些毒邪越深,郁积的越厉害,那么它就越剧烈,象发急如燎原之势,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象米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痧毒(也就是病毒)随即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1、调整阴阳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进行刮痧,可使蠕动亢进的肠道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2、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3、舒筋通络刮痧疗法主要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另外,在刮痧板直接刺激下,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第三是通过刮痧板的作用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得以舒展,从而消除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