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军统江山帮的覆灭视频的相关介绍
- 对于军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经常在抗战片中听到这个词。军统是1938-1950年成立的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本站收录的这部档案之军统江山帮的覆灭视频将带您进一步走进军统,走进军统早期的领导人戴笠。
军统局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BIS)的简称,是1938-1950年成立之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1946年,则由毛人凤继任。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中国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囚禁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军统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恐怖活动。也有一些军统人员投降日本,日本占领区的重要特务头子不少来自军统. 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留在大陆的军统严厉镇压,到五十年代中,军统在大陆大致肃清。
1946年8月军事委员会改组成国防部,军统局的正式名称亦改为国防部保密局。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解放战争期间,军统主要对付共产党,如1949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江竹筠在重庆渣滓洞监狱被军统特务杀害,年仅29岁。根据沈醉的回忆录,戴笠曾任用张国焘组织对共产党的情报工作,并在西北设置情报站,进行对我党根据地的活动,但是由于张为高层叛变人员,并不清楚基层组织的运作方式,仅通过回忆录的方式向军统提供关于党内的高层信息,在张国焘任职期内,渗透工作从未成功,之后张逐渐失去戴的信任,离开军统。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后,一部分军统留在大陆进行暗杀,破坏,情报等活动。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就是军统所为。中共政府对军统严厉镇压,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军统在大陆人员,除了少数立功者以外,一律枪决或重刑。到五十年代中,军统在大陆大致肃清。以后的政治运动中,如肃反运动、四清运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文化大革命”的一段插曲),一次又一次追查残余军统人员以及和怀疑曾和军统有关的人物,“活人要落实到人头,死人要落实到坟头”。到1976年后,不再提及军统。
1949年国府迁台。1950年,保密局恢复正式编组,于台北士林芝山岩设立局本部,持续执行情报蒐集,并主导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案及台北市工作委员会案等白色恐怖。1955年,情报机构改制。保密局改组为国防部情报局。保防侦查等业务拨归“司法行政部调查局”接管。一般说来,该阶段先后实际执行者为毛人凤与蒋经国。1984年发生江南案,当时之情报局长汪希苓亦被捕入狱,情报局再次大改组。1985年7月1日,情报局与国防部特种情报室并编成立军事情报局,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受参谋总长直接指挥。
1928年初,国民党在中央组织部中设立专职情报的“党务调查科”,此时,军队系统也有“参谋本部第二厅”,负责军事谍报与电讯侦测;1931年,“中华民族复兴社”(又称“蓝衣社”)的秘密核心组织“力行社”下设“特务处”,从事情报暗杀活动。1932年,党务调查科扩充为“特工总部”,1935年改组为“党务调查处”。
1937年4月,徐恩曾负责的“党务调查处”与戴笠负责的“力行社”合并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陈立夫任局长;原调查处为一处负责党务,仍由徐恩曾任处长;原力行社为二处负责特务,仍属戴笠管理。可以看出,初创阶段的国民党特务机关,组织机构变动相当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