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探索发现之武侯春秋视频

探索发现之武侯春秋视频

  • 课程主讲: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科学探索

探索发现之武侯春秋视频的相关介绍

      这部探索发现之武侯春秋视频,按照时间顺序为您讲述了诸葛亮的一生。它把《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史书记载和当今史学界对诸葛亮的研究交织在一起,用观众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故事为引子,用史书记载和史学家的研究来诠释历史,揭示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湖北襄阳方面则认为:诸葛亮躬耕地应该在襄阳城西面的“隆中”。因为《三国志》在注释中专门引述了一本名叫《汉晋春秋》的史书记载:“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既然“隆中”当时属于南阳郡的邓县,诸葛亮说“躬耕南阳”只是泛指南阳郡,而并非在南阳城一带。所以,大约自南北朝时期,襄阳的隆中就建有武侯祠。今天这里更是湖北著名的旅游胜地。

      两地的争论至今已有几个世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旅游宣传的需要,双方的论战大幅升级,他们大量地引经据典以批驳对方,其中观点已十分复杂,归纳起来可以出版一本厚厚的书。本片在此恕不一一介绍。但有一则道光年间的故事却很有必要介绍一下。

      恭耕地的争论可能永远也不会有妥协者。但是当年诸葛亮只可能住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必须比较幽静,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可它又不能离襄阳城很远,因为那里有他新结识的朋友和同学,更重要的是,襄阳当时是荆州乃至于全国的文化中心,这里有诸葛亮需要拜见的各门派的学者和老师。因此,襄阳城外二十里的小山村“隆中”是一处理想的地方。而距离襄阳约五百里之遥的南阳显然过于遥远。另外,南阳城外的那个诸葛亮躬耕地距离古南阳城西门也仅二三里远。史书记载,在诸葛亮躬耕陇亩的那几年里,南阳城一带经常发生战争,那么这个躬耕地似乎就太不安静了。

      可能当年诸葛亮确实是在襄阳的隆中居住。今天,当我们踏访隆中时会发现,这里群山环抱,古木参天,山谷之中有良田数亩,山腰之上有古井清泉。是一处既可安心读书,又可躬耕陇亩的地方。

      那么诸葛亮在这里究竟读了一些什么书呢?这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学子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换句话说,千古奇才诸葛亮的学问都是怎么来的呢?这时南阳武侯祠里的一组泥塑,展示的是诸葛亮与朋友们会见时的情景。史书记载,诸葛亮在荆州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谈古论今,关注社会,洞察天下大势。

      在诸葛亮四处交游的同时,他的家庭也悄悄发生着变化。据襄阳地区的地方志记载,诸葛亮一家从江西来到襄阳后不久,他的大姐嫁给了襄阳有名的大家族蒯家。蒯家是刘表统治荆州的重要依靠力量,这个家族的多位成员都在荆州出任要职,诸葛亮的大姐夫蒯祺后来官居太守之职。大姐出嫁以后不久,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襄阳的另外一个名门望族庞家,姐夫名叫庞山民,而庞山民的父亲就是襄阳著名的学术领袖、大师级的人物庞德公。

      这是隆中武侯祠里一幅表现诸葛亮拜师的壁画。因为亲戚关系,诸葛亮经常拜访庞德公,每次去他都恭恭敬敬地向这位长者行跪拜之礼。久而久之,庞德公就发现,这位年轻人不仅有礼貌,还有常人所没有的聪慧与涵养,从他的言谈之中能感觉到一种高逸超群的志向和清雅脱俗的品格。庞德公非常欣赏诸葛亮,于是就同意作为诸葛亮的老师,把自己平生所学全部教授给他。

      后来,诸葛亮还认识了庞德公的好朋友、大学者司马徽。当时,学者们讲究对古代文献逐字逐句地解释和考证,搞得很复杂、很繁琐,而这些知识对于治国安邦则毫无用处。司马徽则非常注重儒家经典中的思想内涵,务求领略古人学说中的精髓。这种治学方法对诸葛亮的影响很大。史书上说他读书是“独观其大略”,也就是看个大概。这决非不求甚解,相反,他很善于领会书中的实质内容,而且勤于思考、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他曾经广泛地学习过诸子百家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