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杨式太极刀全集视频教程

杨式太极刀全集视频教程

  • 课程主讲:
  • 视频数量:15讲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武术体育

杨式太极刀全集视频教程的相关介绍

      杨氏太极刀是杨家太极拳械中的著名器械之一,它是一套以太极拳的方法、要求、风格、特点和应用来进行培训的刀术。杨式太极刀既保持了刀术套路矫健,勇猛的特色,又刚中寓柔,柔中寓刚。

      杨式太极刀和太极剑一样,是由太极拳发展而来的,具有太极拳练习的一般特点和要求。但是,太极刀和太极剑也有区别,如“剑重轻灵,刀求稳重“,“刀如猛虎,剑似飞凤”,“刀走黑,剑走青”(即刚猛与轻灵之别)等说法。太极刀较为威猛,而太极剑更显潇洒,在手法和运用方面也有区别。如太极刀与太极拳、剑的运动,都是圈,而刀法运行的圈,“缠头过脑”为其突出特点。缠头刀,即手举过头,刀尖下垂,刀背从肩外贴脊背向身后缠绕。

      过脑刀是举刀高过头,或转身,或转刀,使刀从头顶绕过,但刀背不贴脊背。缠头过脑,攻防兼备,配合腰功,能使出几倍于手臂的力量。和太极剑相比,太极刀作为健身和陶冶性格的手段,不如太极剑那么普及,但其技击威力较强,在冷兵器时代,刀的运用比剑广泛,故而为习武之重要器械。

      据说,杨家过去所用太极刀,都是环首的实用刀,特别是杨澄甫先师,对实用刀进行了改革实验,将护手做成S形(或如意形),下部向后弯曲,保护手指,上部向前弯曲,可用大拇指按住护手增大劈砍力度,也可挡住对方刀刃并施以弯折之力。下图是实用太极刀的两种形制。   “练习刀”,即用于学习、表演或健身的刀,木制、刚制均可。其形制,可以和实用刀一样,但是为了增强观赏效果,现多用刀身较宽而扁薄轻巧的钢制表演刀,弹性好,挥舞发力时,刀尖可抖动有声,闪光悦目,用于格斗,则显软薄。

      练习刀的形状及各部位名称,见下图。其中,护手亦称“刀盘”“刀格”,刀端亦称“刀首”,有环者即称“刀环”。端部装饰物一般为彩绸,称为“抹头”,亦称“刀袍”。实用刀各部位的名称与此类似。

      太极刀的套路,陈炎林所传为32式,蒋玉堃传为38式,每式有动作名称。杨振铎、傅钟文、赵斌所传,皆按“歌诀二”的十三句话分解动作,不另列动作名称。有些传人如杨振铭、李雅轩、曾昭然等,为了便于教学,将十三句话又分解为若干动作名称。但是,太极刀的动作名称,不象太极剑那么成熟。下面分为两组介绍:表十一的“名称一”是陈炎林、蒋玉堃所传,基本上对应于歌诀一。

      表十二的“名称二”是杨振铭、李雅轩、曾昭然所传,对应于歌诀二。傅钟文所传刀势与歌诀二的对应图解见后述。沈寿先生还自编了《太极十三刀》九路八十一式,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