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长烟》人文地理文化纪实的相关介绍
纪录片《河套长烟》讲述了从远古到近代以来发生在河套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与考古故事,它紧紧围绕五个重要的自然人文元素--黄河、草原、阴山、战争、移民,展示发生在河套地区的一幕幕史诗风云。
据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介绍,《河套长烟》是由中央电视台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历经4年之久共同打造的一部大型系列历史考古纪录片。纪录片讲述了从远古到近代以来发生在河套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与考古故事。 纪录片共五集,分别为《远古密语》,讲述闻名世界的“恐龙之乡”--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出土恐龙化石以及“河套人”化石的故事;《阴山史记》,讲述世界珍贵历史文化遗存阴山岩画的故事;《青铜岁月》,讲述青铜时代以乌拉特后旗霍各乞铜矿遗址为代表的中国北方地区青铜器的历史发展,以及河套地区各民族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历史轨迹;《河套箫声》,讲述在河套地区出土的中国西部考古史上第一件液体文物--2000多年前的粮食酿造酒,以及临戎汉墓、天德军城等历史文物古迹故事;《河神往事》,讲述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的水利发展史,以及历史上“走西口”对河套地区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河套平原一般分为青铜峡至宁夏石嘴山之间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东套”。有时“河套平原”被用于仅指东套,和银川平原并列。东套又分为巴彦高勒与西山咀之间的巴彦淖尔平原,又称“后套”,和包头、呼和浩特和喇嘛湾之间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有时河套平原称河套—土默川平原。
河套平原一般分为青铜峡至宁夏石嘴山之间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东套”。有时“河套平原”被用于仅指东套,和银川平原并列。东套又分为巴彦高勒与西山咀之间的巴彦淖尔平原,又称“后套”,和包头、呼和浩特和喇嘛湾之间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有时河套平原称河套—土默川平原。
河套是中国古代漠南军事要地。黄河经此成一大弯曲,秦、汉称河南地;自明筑榆林长城后,始称河套。其范围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北部和陕西省北部的部分地区。北通塞外,南临关中,西邻甘凉(今甘肃张掖、武威地区),东连幽燕(今河北一带),为古都长安北方藩篱,燕京翼侧屏障。
河套地区自古为多民族居住地。战国属赵。秦属九原、北地等郡。汉属朔方、五原、西河等郡。西晋为羌胡地。东晋时匈奴据此建国,号夏。唐属关内道。北宋大部为西夏的河南地。明属陕西布政使司,后为鞑靼所据。清属鄂尔多斯伊克昭盟。河套西、北、东三面环以黄河。阴山横亘黄河之北,其沟谷多为古代大漠南北之重要通道。贺兰山耸峙于黄河之西,芦芽山屏障于黄河之东,南邻陕北高原。依山阻河,形势险要。套里为鄂尔多斯高原,地表呈波状起伏,中部高,四周低。境内之黄河,水流平稳,两岸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史有“黄河百害,惟富一套”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