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国外经典话剧表演文学艺术欣赏

国外经典话剧表演文学艺术欣赏

  • 课程主讲: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其他技能

国外经典话剧表演文学艺术欣赏的相关介绍

    话剧的创作是一件充满无限想象力与创新力的一种文学艺术,话剧《疯人院飞了》难免不会不让人在观看后思考,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除非一个人的内在是自由的,否则单纯不可能被找到。究竟,关在里面的是疯子,还是生活在外面的是疯子?.

    哲学、艺术领域对“疯癫”这一概念均不陌生。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曾在一百多年前,写下诗句:“原宥我在这疯狂的世界里独醒”;捷克籍导演米洛斯•福尔曼的《飞越疯人院》影片中隐射反美国式的社会体制,体现出强烈的叛逆情绪,曾获得1975年的五项奥斯卡金像奖;后结构主义理论家福柯在其著作《癫狂与文明》中,提出“现代精神病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权力机构”;而2007年风行一夏的话剧《疯人院飞了》导演兼编剧大鬼的理念则与尼采不谋而合,尼采曾说“天才=神经病”,大鬼认为:“神经病人是天才,他们都是最快乐的人。”

      大鬼坦承《疯人院飞了》的创作灵感起源于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现代人生活在高压力下的心理健康。“戏中四个病人在一个自认为是将军的病人带领下,一步步向精神病院外迈进。当他们翻过了最后一道防线,一堵被认为是最大障碍的‘墙’之后,自己向往的自由世界竟然是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一个小山村——观众看的时候会感觉是一种‘穿越’,但实际上是到另外一个时期去发展故事,这正是病人的精神分裂,他的另一面在另外一个世界存在着。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轻微的精神分裂,只是我们没那么严重。”

      大鬼兵团之前的《满城全是金字塔》和这部“疯人院”均被冠以“盗版DVD系列”。大鬼说:“盗版DVD其实是一个噱头。戏里有很多关于盗版碟的一些现象,我们把这些现象变为一个舞台剧的表现形式。而《疯人院飞了》才是我们真正要表达的,一个比较有内涵的一个故事。”

    以传递真、善、美为精神内核

    《疯人院飞了》6月(2007)在京横空出世,应观众盛邀,8月“回锅”上演第二轮。大鬼谈到选择疯人院为背景时说:“这部戏是逆向思维喜剧,以疯人院来展现现实生活中的部分社会现象。例如,一些人打着正常人的旗号做一些非正道或不正常,甚至变态的事情,但我发现精神病院往往却变得单纯可爱,不像社会这么复杂。我想用精神病院这些人的处事方法,对事物的态度,传递人性中的美好,呼吁一个和谐社会。”

      第一次接触到《疯人院飞了》,难免会想到奥斯卡影片《飞跃疯人院》。是否在创作中受到这部影片的启示呢?大鬼说:“开始构思剧本时,没看过《飞跃疯人院》,有朋友推荐,但不敢看,怕看后就把想法限制住了。创作时,只凭自己的灵感和经历去想。等到《疯人院飞了》第一遍演完后,才去看影片,觉得有些融合的地方,也是讲寻找自由的故事。”

      《疯人院飞了》的宣传单上提到“在舞台上演真人版的电影”,导演对此的诠释是:“其一,现代话剧吸纳并趋向于电影的一些表现手法;其二,我厌烦传统老派的话剧表演模式,像莎士比亚式,或者中戏、人艺等,‘嗯,啊’很浓厚的台词腔,离生活太远的状态。我的戏里有台词,但非常生活化。观众能够认同,并感觉到不是像传统戏剧用台词腔去说话,真切自然。”

      大鬼说起“疯人院”首演的火爆出人意料,“最后一个礼拜的时候,礼拜四已经买不到礼拜天的票,后四场全买光了。”一位叫哈棒的观众谈到看完“疯人院”的感受时说:“这部片子告诉我们疯人才是真正单纯的、正常的人,比如追求真爱、亲情等,我们这些人都已经伪装过了。”她甚至流露出向往之情:“疯人院里还有吃有喝的……”

      另一位宋先生是“鬼迷”,他说:“戏里有的地方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明明是包袱,但是包含了一些感人的因素让人反思。究竟是关在里面的是疯子,还是生活在外面的是疯子,这也是个问题。戏里有抗日时期的国仇家恨,有小日本鬼子、汉奸、中国农民……涉及到这些肯定有让咱们中国人感动的地方。”

    抱着一颗必死的心去做一件自己热爱的事

    保罗•科尔贺曾借《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书说:“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

    对于“疯人院”的四个病患来说,他们的梦想是冲出重围,向往着“墙”外的世界;对于导演大鬼来说,他的理想是做好话剧。“我经常对自己说,你是抱着一颗必死的心去做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我这人特别钻牛角尖,这事不做好的话,我不会做第二件事。”

    大鬼年仅26岁。年轻有年轻的好,“干劲特别足”,大鬼十分肯定兵团的力量。在外人看来,大鬼过于顺利,闯荡不到两年,火了两部戏——《满城全是金字塔》和《疯人院飞了》。伙伴高文却不这么认为。高文说:“其实这个过程很艰难,我们一直在摸索。他之前做过舞蹈俱乐部,光是电影学院就考了三年,跟过组拍戏,经历过很多,他很了解这个社会。大鬼闯劲特别强,很多时候都是他在鼓舞着我们,拉着我们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去奋斗。有时一件事做到六七成的时候搁浅了,他要有力量去拉着一群人做事,去克服旁边人的惰性,很累,但他很有凝聚力。”

    高文是大鬼在电影学院的同班同学,也是兵团里的老兵,在《疯人院飞了》中扮演医生。“我是一个正常的医生,满怀信心到疯人院去拯救这群因各种社会原因造成的精神分裂的人。后来,发现他们都很善良,这引起我的犹豫:拯救他们,还是不拯救?如果拯救回来,社会比疯人院要复杂得多。由于老是去想疯人的思维方式,后来也被他们带着精神分裂了。社会中也存在许多类似的职业现象,如心理医生、演员等,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灵作为支撑,都是容易被自身职业角色所影响的人群。”

      大鬼曾经的理想是想做演员,在电影学院时,常帮助同学排戏,慢慢激发了自己创作的潜力,并喜欢上创作。他说:“我的创作路有很多磨砺的地方,在金字塔和疯人院之前,还有一部沉没、不为人知的作品,也是兵团第一部公演的话剧《幸福中国》,当时,在制作过程中出现很多失误,效果没达到预期。第一次做戏肯定不会那么顺利。如果没有过去的生活经验,也不会有现在创作的每部作品都受人喜欢,所以,作品的根源还是来源于生活。”

    未来,将话剧做成产业

      为纪念2005年大鬼兵团第一部戏诞生的日子,此后每年的12月6日必然会有一部新戏诞生,这是大鬼兵团的目标也是对自我的要求。

      大鬼表示,“疯人院”第二轮在北京演完后,会在全国的几个大城市做巡演。“我想,每个城市都需要新血液将文化的产业带动起来。一部好的话剧在哪都会受到欢迎,看怎样将话剧做成产业化的东西,重产量、重质量、高效率,像做一个企业那样去做。跟电影产业一样,话剧也是一种产业。”

    今年年底的戏是大鬼兵团最重点的戏,戏名已确定为《我不是成龙》。“年底的戏不再是盗版碟系列,这是我们兵团为戏剧百年创作的一个精良作品,我希望能够有突破性的作品来献给观众。构思已定,项目都已确定,是功夫喜剧,在舞台上真刀真枪地打,我要让观众的冲击力达到一个顶点。”

      “创作者拼的是一种想象力,我希望在这一点上是经过我们努力的,走在任何人的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