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本拉登藏匿历史全程曝光视频集锦

本拉登藏匿历史全程曝光视频集锦

  • 课程主讲:
  • 视频数量:6讲
  • 所属机构:
  • 课程时长:13分钟
  • 所属分类:历史记录

本拉登藏匿历史全程曝光视频集锦的相关介绍

    本拉登现被指为美国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幕后总策划人,曾经是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名单的首位,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分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藏身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一带,2011年5月1日晚,美国官员表示本·拉登已经死亡,美当局已经找到他的尸体。

    在巴基斯坦藏身位置:北纬 34°10′09.45” 东经 73°14′32.80”

    曾经的藏身山洞:2011年5月7日,根据本·拉登的也门妻子提供的线索,巴基斯坦警方当天对哈里普尔地区的一个村落进行侦查,找到了传言中拉登曾经居住两年半的山洞。

    本·拉登20世纪80年代初,本·拉登加入了数以千计阿拉伯青年的行列,前往阿富汗,对抗1979年以来占领阿富汗的苏联入侵者。

    一开始,他既参与为圣战者兴建军火库、医院、和道路的工作,也参与战斗。

    一直在调查研究本·拉登的势力网的作家福登说:“后来,他开始领导一批士兵,并且亲身参与了许多军事行动,包括一次围攻贾拉拉巴德的著名战役。这是一次对抗苏联占领的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他虏获了著名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枪,自此之后,他到哪儿都带著它。”

    除了带给他幸运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枪之外,他在阿富汗的时间也为他提供了联系全球各地的伊斯兰极端人士的机会,包括来自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马来西亚、甚至美国的人。

    1957年 家业显赫

    奥萨马·本·拉登生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其父是沙特建筑业大亨。拉登早年在吉达求学,后毕业于利雅得大学经济管理系。

    20世纪70年代 亿万身家

    拉登作为工程师,从石油和建筑业赚取了巨资。他在西方拥有数家公司,涉及建筑、石油、制造和宝石等诸多行业,个人财产估计达数十亿美元。

    1979年 建立“基地”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拉登参加了美国支持的阿富汗“伊斯兰圣战组织”。拉登1988年在阿建立“基地”军事大本营及训练营地。

    1989年 流亡苏丹

    苏联从阿撤军后,拉登与其追随者返回沙特。次年海湾危机时,他因不满沙特邀请美国驻扎军队而离开那里。海湾战争结束后,他又流亡到苏丹。

    1992年12月:针对驻索马里美军的也门旅馆爆炸案。

    1993年2月:美国世贸中心爆炸案。致6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1993年6月:谋杀约旦王储阿卜杜勒未遂。

    1994年 无国可归

    由于涉嫌暗中资助恐怖活动,拉登的祖国沙特阿拉伯于是年2月正式剥夺了他的公民资格。此后,他一直在阿富汗居住。

    1995年袭击利雅得美国军用建筑物;谋杀教皇保罗二世未遂;谋杀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未遂;制造利雅得美军军营爆炸案,导致5人死亡;制造驻巴基斯坦埃及使馆爆炸案,导致17人丧生。

    1996年 制造宰赫兰美空军住所爆炸案。

    1997年 制造开罗外国旅游者客车爆炸案。

    1998年8月:东非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美国使馆爆炸案,造成257人死亡5000余人受伤。

    被击毙后的本·拉登2000年 变本加厉

    美国称本·拉登参与策划了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爆炸案和2000年美国科尔号驱逐舰遇袭事件。

    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等地遭恐怖袭击后,美国认定拉登是头号嫌疑犯。此次袭击事件造成世贸中心双子塔倒塌,近3000平民死亡。

    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地铁连环爆炸案,56人死亡。

    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本·拉登被美国军方击毙,地点位于巴基斯坦境内,距伊斯兰堡以北100公里、喀布尔350公里以东的阿伯塔巴德镇。随后美国动用航空母舰将本·拉登尸体葬于北阿拉伯海,美东时间凌晨1点10分开始,并在凌晨2点完成。

    1989年,当苏联部队撤出阿富汗之际,本·拉登返回沙特的家乡。然而这时候所发生的事,令他感到震惊。

    1990年当伊拉克部队入侵科威特时,沙特国王法赫德拒绝了本·拉登所提的军事援助计划,转而向美国求援。

    沙特反对派领导人阿勒法基表示,本·拉登无法接受50万美国士兵踏上沙特的神圣土地这一事实。

    半岛台播出拉登录音时播放的拉登照片阿勒法基说:“这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当时他的想法是,这是对伊斯兰使命的重大背叛,是沙特政权的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背叛。”

    本·拉登于是前往苏丹,支持其他穆斯林战士,像是那些对抗埃及和阿尔及利亚政府的人。

    埃及记者达尔维希表示,本·拉登在此扮演了后勤的角色。

    达尔维希说:“本拉登并未提供任何意识形态上的鼓舞。他实际上所提供的,是一个财务和补给网,通过一个非常复杂的银行和投资系统,从也门一直延伸到阿尔巴尼亚。”

    1996年,苏丹要求本·拉登离境。当时被极端伊斯兰组织塔利班刚刚控制的阿富汗,就成为他的最后一个避难所。

    在阿富汗,本·拉登的地下势力网卡伊达开始扩张。

    调查本·拉登势力的作家福登说,这个组织的成员多达五千人,分布在大约25个国家。

    福登说:“卡伊达是一个非常松散的联络网,由士兵、受过训练的爆破专家以及各种支援者组成,包括一些财务提供者。他们接受本·拉登的指示。尽管这个网络似乎有许多层级的指挥,以及一个架构,但是情报机构很难破获它。”

    这个网络使本·拉登得以置身于任何暴力活动之外。但他一直是一个挂名的首脑,将生命和金钱贡献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斗争。

    这使本·拉登被美国列入它的主要通缉犯名单,美国还悬赏二千五百万美元捉拿他。

    美国称本·拉登参与策划了1998年的使馆爆炸案和2000年袭击美国科尔号驱逐舰事件。

    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遭到炸弹袭击,造成二百多人死亡;2000年,美国科尔号驱逐舰在也门受到袭击,造成17名美国士兵死亡。

    本·拉登现年54岁(2011年),仍然在招募战士,进行“圣战”。

    他在一盘招募战士的宣传录相带上出现,录相带的背景显示,一批蒙面男子在阿富汗沙漠的一处训练营接受训练。

    本·拉登在录相带中这么说:“这项训练的成果,是为唯一的真主所进行的圣战。你在巴勒斯坦的兄弟们,正期待你们,以便摧毁美国和以色列。”(HPZ)

    1979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本·拉登离开家庭参加了阿富汗“伊斯兰圣战组织”,展开了反对前苏联的斗争。本·拉登组织了一批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志愿者,提供他们去阿富汗的路费,还建设了一些训练设施。本·拉登还把世界各地的游击战、破坏和隐匿专家聚集在一起,为他们提供战术指导。

    1988年,本·拉登及其“圣战者”们建立了一个名为“阿尔·伊达”的大本营,专门训练“圣战者”。“阿尔·伊达”的目的就是采取极端暴力手段推翻几乎所有的在本·拉登眼中看来“腐败无能”的穆斯林政府,驱逐这些国家的西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