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播放
- 分集下载
- 第1讲 前言
- 第2讲 前言(续)
- 第3讲 走进和走出循环解释的方法
- 第4讲 文本结构的解读
- 第5讲 艺术作品内在自主结构的观念
- 第6讲 新批评主义和其它西方形式主义
- 第7讲 俄国的形式主义
- 第8讲 符号学和结构主义
- 第9讲 语言学和文学
- 第10讲 解构主义I
- 第11讲 解构主义II
- 第12讲 弗洛伊德和虚构型小说
- 第13讲 关于雅克.拉康的理论
- 第14讲 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理论
- 第15讲 后现代精神
- 第16讲 社会性的渗透在读者和文本方面
- 第17讲 法兰克福学院派的批评理论
- 第18讲 政治无意识
- 第19讲 新历史主义
- 第20讲 经典的女性主义传统
- 第21讲 非裔黑人批评主义
- 第22讲 后殖民批评主义
- 第23讲 酷儿理论和性别操演
- 第24讲 文学研究方面制度的建设
- 第25讲 理论的终结?新实用主义
- 第26讲 深思:现在谁不憎恨理论?
文学理论导论的相关介绍
耶鲁大学文学理论导论教学视频里面有20世纪文学理论的主要趋势调查。它通过数据,背景,试图建立一个整体背景下,结合哲学和社会角度讨论普遍的问题:什么是文学,它是如何产生,怎样才能被理解,它的目的是什么?对这方面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就来外唐网同耶鲁大学名师一起探讨吧!
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门类。传统的习惯把文艺学分成三个门类: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都要求把历史的、现实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和逻辑的研究结合起来。文学史重在对文学的历史研究;文学批评重在对文学的现实研究;文学理论则重在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从古往今来的文学现象中,找出文学的本质和规律,揭示文学的不同形态的特点。
文学理论研究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文学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其中包括它与其他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以及一切艺术所共有的普遍性,也包括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文学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所起的社会作用,其中包括它与其他社会现象共有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所独具的功能和作用;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文学本身的不同形态(抒情的、叙事的、戏剧的)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和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文学种类、体裁;研究文学的创作过程及其规律,其中包括方法、风格和流派等等。
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不变的法则,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它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前进。文学理论也吸取文学史的研究成果,从而又对文学史研究发生影响。
文学理论本身,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关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见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也均如此。
通常把研究文学的诸学科称为文艺科学或文艺学。它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三大分支学科(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之一。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文学活动的审美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反过来,对文学活动具有认识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与其它分支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以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规定了文学理论四个方面的任务:观念论,创作论,文本论,接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