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黄帝城记录片视频的相关介绍
发现黄帝城纪录片视频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的视角,通过民间传说、史书记载和专家考证三条故事线索,引领广大观众穿过5000年的时空隧道,去认识我们的先祖,揭开中华民族初创时期那激荡人心的一幕。喜欢历史,对黄帝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本站观看一下!
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建一都城。
黄帝城为不规则方形夯土城,东西宽450——500米,南北长510——540米,残存城墙高5——10米,底厚约10米,顶厚3米左右。遗址内陆续发现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典型,与黄帝所处时代相一致。秦始皇等历代帝黄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坟、上下七旗等远古遗存至今保存尚好,为研究黄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海外华人捐资兴建的中华三祖纪念堂,古朴凝重,向人们展示了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位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体现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中华三祖堂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堂内塑有黄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并陈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纺轮、石镞等人类早期生产生活用品和战争兵器。墙壁上绘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壁画。以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蚩尤泉为主要景点的中华三祖文化旅游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
黄帝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西2公里处。黄帝城遗址呈不规则正方形,长宽各500米,城墙系夯土筑成。现存城墙高3至5米,南、西、北城墙尚在,东城墙浸于轩辕湖中。黄帝城遗址内,有大量陶片,除少量夹砂泥质粗红陶外,大部分是泥质灰陶和黑陶。器物残件和陶鼎腿、乳状鬲足、粗柄豆枥等,到处都可拣到,有时还可拣到完整的石杵、石斧、石凿、石纺轮、石环等。涿鹿之野的黄帝城,这座残破的5000年前的古城堡,中华民族这个东方伟大的民族就从这里起步。最初的文明就从这里开始创立。
由海外华人捐资兴建的中华三祖纪念堂,古朴凝重,向人们展示了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位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体现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中华三祖堂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堂内塑有黄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并陈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纺轮、石镞等人类早期生产生活用品和战争兵器。墙壁上绘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壁画。以中华三祖堂、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蚩尤泉为主要景点的中华三祖文化旅游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
据县志载:“易县在昔为黄帝城建都近畿之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因建都焉”。因长期处于战事不得不建都以为指挥中心。畿者门限或门内也,古代帝王都门方千里亦曰畿。县志所载易县在黄帝建都近畿之地,这说明写县志的作者已经指出:在昔黄帝战蚩尤时已在现在易县境内建都,不在境外,但当时没有指出具体的地点,因缺乏古遗址的考察。
据后土宝卷载:“黄帝上古帝王,华夏始祖,4700年前生于兖州寿丘(今山东曲阜)少典之子,原姓公孙,号有熊氏,迁至姬水之畔轩辕坡始姓姬,号轩辕氏,领华夏氏族转战中原在冀州(河北)后山定居,汇诸侯于釜山之阳,合符于釜山之巅,战蚩尤于涿鹿之野,黄土坡大捷,尽逐黎蛮,遂收涿鹿,领督亢,回守中原……。”
辛亥革命时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全国是以黄帝纪年4609年11月13日为中华民国,因此黄帝纪年使用至该年1911年12月31日为止,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纪年,这就告诉我们1911年再加95年就是公元2006年,黄帝纪年到今天是47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