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喜36式太极刀教程的相关介绍
三十六式太极刀是由国家级武术裁判、高级武术教练马春喜老师创编的,她把各种刀法和各种步型、步法、手型、手法巧妙地编排起来,既不失太极拳的风格,又给人一种刀法多变、身法自然的清新感觉,充分展示太极刀刚健有力的风格特点。对太极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外唐网同马春喜老师一起学习一下!
马春喜老师是国家级武术裁判、高级武术教练。1940年出生于河南开封武术世家,6岁随祖父习武,1953年与母亲一起代表中南区赴天津参加第一届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大会,获金牌。她作为最小的赴京表演团成员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表演一套峨眉刺,受到热烈欢迎。965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系,师从张文广教授,擅长查拳、刀、枪、八卦、太极拳项目,多次参加比赛获金、银、铜奖。曾任河南省武术队总教练,培养了陈静、王立新、肖素荣、刘志华、赵娆娆、闪明等世界、亚洲和全国冠军,获奖牌百余枚。赴泰国、菲律宾、韩国等访问教学,参加世界绵标赛、亚洲锦标赛和第十三届亚运会的裁判与教练工作。退休后热心社会武术活动,特别是为老年人的太极拳活动尽心尽力,其所创编的陈式太极扇、36式太极刀,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欢迎。
太极刀器械又称“单背剑”,据说来源于唐朝的双手剑,在外形上没有大刀那样的宽刀头,形制和倭刀类似。一面刃,剑刀类,护手处是万字型,前护手可锁敌兵器。刀身窄,不可用缠头裹脑。太极刀是太极拳运动系列的短器械,其风格特点应以吴氏太极拳身法、步法的要求和风范为准,背刃分明,太极刀的技法和动作应连绵不断,刀法清楚,劲力到位,刚柔相济,刀手动作协调配合。
太极刀是太极门中的短兵器,要遵循太极拳的练法原则。常见的有:陈氏太极刀,杨氏太极刀,吴氏太极刀等。太极拳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她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