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晚清作战纪实教学视频的相关介绍
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
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清政府也因此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基本介绍:
北洋水师,中国清末建立的新式海军。同治六年(1867)创议,十三年(1874)筹划。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建设。中国海军分为三洋建设:北洋水师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两广负责福建、南海。北洋舰队负责守卫京师,奏准优先集全力建造。
光绪元年(1875年),命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李通过总税务司R.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此为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之始。1879年,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号、超勇号。1880年,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号、镇远号。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1880年在天津设立负责海军事务的机构——海军营务处。次年,派丁汝昌统领北洋海军。英人琅威、德人式百龄先后担任海军训练。又设立北洋水师学堂,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各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几乎全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并多曾到英国海军学院留学实习。中法战争后李鸿章加速购置舰船,扩充北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