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古代散文(17)》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
序号选择视频教程名称大小操作
  •   暂无下载  
  •   

      外唐网视频教程合并软件下载地址:
      http://www.waitang.com/upload/flvtool.zip

    外唐网向您提供的这部古代散文视频教程对中国古代散文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和杰出的作家作品,进行了简明而系统的分析、介绍;对它们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它们的社会效用、社会影响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

    我国的散文,形成、成熟于先秦时期。殷代的甲骨卜辞,商、周的铜器铭文,多数为片言只语,少数能较明确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还不具有结构严谨的篇章,这是散文的萌芽时期。而《尚书》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散文已经形成,其中有比较完整的论说文和记叙文。

    《尚书》之后,散文分别向着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和偏重于记叙的历史散文两方面发展。从春秋末年开始,奴隶制逐步为封建制所代替,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王纲解体,礼崩乐坏,由“学在王官”一变而为“学在民间”,出现了活跃在社会上的“士”阶层,他们代表着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针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这样那样的评论,提出各自的主张,于是出现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局面。又加游说之士纵横驰骋,各类文章,尤其是论说之文,获得长足的发展。诸子各家,著述繁多,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道家有《老子》、《庄子》,墨家有《墨子》,法家有《商君书》、《韩非子》,杂家有《吕氏春秋》。《论语》是语录体的散文。到了战国中期,语录体散文仍很流行,《孟子》、《墨子》、《庄子》中的一部分都是。但《孟子》等比起《论语》已有所发展,他们所记已不是单人的语录,而普遍采用了对话的形式。如《孟子》一书多记论辩之辞,每章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带有驳论的性质。《墨子》、《庄子》的某些篇章也相类似,通过论辩,对论题阐发得更加详尽,从此促进了散文形式的发展。《庄子》与《孟子》,体现了对话语录体散文向专题论说散文的转化。到了战国后期,《荀子》、《韩非子》等书,则完全摆脱了语录对话体,成为专题论说文,它们的大多数篇章,都写得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论证充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标志着先秦论说文的完全成熟。

    形散而神不散,文章文笔随意但词词句句都与主题中心有关。短小优美,生动有趣。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除诗歌、戏剧、小说、辞赋以外的所有散体文章,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因为这些文章,既是美好思想情操的载体,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沾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