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信达证券: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怎样一步步壮大起来的?.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本质上是“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结构性要求”。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效。基于这一背景,发达经济体央行纷纷创新结构工具,美联储定期贷款拍卖TAF、欧央行定向长期再融资计划TLTRO、英格兰银行融资换贷款计划FLS等最具代表性。中国央行较早就开始探索使用结构工具,1999年推出支农再贷款,定向支持“三农”领域。近年来我国结构工具快速发展,总体分为再贷款、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操作三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详解:1)再贷款。2020年以来,再贷款在央行操作中的占比明显提升,除了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等传统工具额度,还创设了碳减排工具、科技创新、交通物流领域等定向支持行业的专项再贷款。2)准备金政策。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于1984年建立,历经多次结构性调整,包括2004年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2011年正式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2014年首次定向降准、2016年升级动态调整机制为MPA体系、2019年推出“三档两优框架”等。3)公开市场操作。明确属于结构工具的有TMLF、PSL以及CBS,传统的MLF、SLF等工具,实际上也具有结构性特征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