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2011-2015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结合现有文献,特别是传统普惠金融指数的编制文献,在考虑数字普惠金融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蚂蚁金服关于普惠金融的海量数据,编制了跨省级、城市和县域,跨2011年到2015年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在总指数的基础上,从不同维度编制了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以及支付、保险、货币基金、征信、投资、信贷等业务分类指数。基于上述指数编制方法和主要数据结果,本报告得出如下基本结论:数字普惠金融是实现低成本、广覆盖和可持续的普惠金融的重要模式。近年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也初步证明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可复制性和风险可控性,尤其是数字普惠金融为经济落后地区实现普惠金融赶超提供了可能,并为广大中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获得覆盖更广、使用深度更大的金融服务奠定了基础。此外,近年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也说明了数字移动支付技术提供的极强触达客户能力,以及其决定的经济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和“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在数字移动支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将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本研宄仍然有一定改进空间。例如,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不同机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