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民生证券:固态电池专题(二):无负极技术:负极的终局路线.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无负极电池负极集流体表面不预置活性材料,锂离子从正极脱出后,直接在集流体表面沉积与剥离,区别于传统石墨和锂金属电池。该技术具备更高能量密度与更低的成本,但面临锂枝晶生长和SEI膜破裂重组导致的死锂问题,主要解决方向集中在集流体改性、电解液优化、人工SEI膜构建及补锂技引入四个方面。
在产业进展方面,宁德时代于2025年4月推出“自生成负极”技术,在提升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方面表现显著。该技术通过纳米级界面层提高离子传导速度百倍,将锂沉积粒径提升10倍,并构建自保护层以抑制副反应,显著增强电池稳定性。比亚迪公开了一项无负极电池专利,采用多孔海绵状集流体,亲锂性由一面向另一面逐步增强,并掺杂锂、钠、镁等亲锂金属元素,显著降低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壁垒,引导锂离子优先在底部沉积,实现自下而上的稳定生长。
建议关注:【中一科技】,公司是无负极技术核心标的,深耕铜箔领域十余年,聚焦高性能电解铜箔,产品分锂电铜箔和电子电路铜箔,其专利布局的锂-铜一体化复合负极材料,层状结构能抑制锂枝晶生长、减少阻抗、改善锂离子电化学性能,电池循环稳定性更优。
风险提示:新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路线改变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