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光大证券:动力电池新技术展望系列报告四:复合集流体技术与设备创新加速,材料与设备公司有望受益

发布者:wx****58
2022-07-26
880 KB 12 页
能源 光大证券
文件列表:
光大证券:动力电池新技术展望系列报告四:复合集流体技术与设备创新加速,材料与设备公司有望受益.pdf
下载文档
电解铜箔存在容量降低、电池热失控等安全隐患。在锂电池行业中,目前主流采用的负极集流体为厚度6-9um左右的纯铜电解铜箔。电池充放电使用过程中,负极材料体积也随之变化,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铜箔也会不断拉伸收缩,负极材料可能脱落引起容量降低,性能下降,电阻增加,产热增加等安全隐患。另外,电池由于枝晶生长、外力等原因受损引起热失控后,存在电池爆燃的安全风险。复合集流体就像一个保险,针刺后针刺位点迅速断开,从而保证了电池的安全。PET复合铝膜和铜箔是传统锂电池集流体(铝箔和铜箔)的良好替代材料,对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性提升,成本降低具有重要的意义,市场前景广阔。并且该技术具备较大的普适性,复合铜箔、铝箔等其他复合膜材料也能使用该技术。复合铜箔是在厚度4~6微米的塑料薄膜表面先采用真空沉积铜的方式,制作一层约50-80纳米的金属层,将薄膜金属化,然后采用水介质电镀的方式,将铜层加厚到1微米,复合铜箔整体的厚度在5~8微米之间,来代替传统的电解铜箔。PET复合铜箔能节省约2/3的铜,显着降低材料成本,实现量产后进一步扩大电芯的降本空间。投资建议:复合集流体是近年来安全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具备较大的

加载中...

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下载文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