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财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观点:医疗器械与创新药等中期空间打开.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核心观点对于医药跨年行情,我们保持乐观态度。0919的投资策略中,我们提及,《医药开始乐观,关注创新药械、低估值反转和消费医疗》。第一,政策层面,创新药械、消费医疗和集采相关的政策预期充分。第二,市场层面,即使没集采,估值上也已经反应了;医药已经呈现市值占比低、持仓低、估值低等三低特点。两年2000-3000亿财政贴息贷款购置医疗设备是医疗新基建、进口替代大方向的延续,短期对医疗设备需求端有积极作用。我们认为此政策,主要是加强县级医院、基层医疗等医疗硬件的改善,ICU科室相关的呼吸机设备、监护设备、影像、体外诊断设备、手术室设备和消毒设备等仍是重中之重。同时,政府较低的设备招标价格也促进了进口替代。不仅仅在医院,高校等科研仪器也是重点支持的方向。主要积极政策:1、创新药医保谈判后品种简易医保续约,明确了较温和的自动降价幅度,创新药估值有了铆;选择竞争格局较好的创新药,商业化是关键。2、创新器械不纳入医保谈判,有利于成长期的器械;3、种植牙服务降价温和,充分市场竞争的产品话语权交给市场;4、贴息贷款,释放了过去两年受压抑的设备采购需求;5、IVD集采价格大幅趋于缓和,利于进口替代,重点关
加载中...
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