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东吴证券:房地产双轨制系列报告一: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的双轨制新发展模式.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摘要中国房地产市场供应格局。现有住房供应体系:商品房为主、保障房为辅。初步形成以市场化供应的商品房为主,以政府支持的公租房、共有产权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为辅的住房供应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重点转向租售并举。从以经适房为主过渡到以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体系。2020年后,保租房成建设重点。截至2023年9月,全国保障性住房(不包含棚改)存量约3962万套。新加坡、德国模式的“双轨制”住房体系经验。新加坡“公共组屋为主、私人住宅为辅”实现“居者有其屋”。德国“租赁市场保障体系完善”实现多元供给与房价稳定。但新加坡和德国的住房保障体系的卓有成效离不开其特定的历史契机,我国住房市场已经迈入存量时代,实际略有滞后。照搬照抄德国、新加坡模式并不适合我国国情,但其保障房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仍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是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市场进行强力的干预和支持,比如新加坡通过低价征地大幅度降低公屋建设成本,政府的管制下土地供应的规模和房价被有效的控制。其次是丰富的住房供给体系,比如德国每年按需制订住房建设规划,对高、中、低各档房屋建设进行顶层指导。中国住房市场的未来:“高端靠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