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中银证券:快充系列报告之一:快充普及加速,关注负极工艺优化与技术升级.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快充有望解决新能源汽车补能焦虑,趋势明确。目前快充瓶颈主要在于负极,从提升快充性能的主流路线看,负极碳化包覆是实现快充的必要条件,随着快充负极占比提升,包覆材料企业有望受益;多层复合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电池倍率性能和稳定性,相关工艺和设备存在壁垒,头部电池企业和涂布设备厂商有望受益;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支撑评级的要点快充加快普及,负极材料极大程度影响电池快充性能:全球电动化大趋势不改,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持续提升。里程和充电焦虑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和锂离子浓度差的推动下部分脱出,在电解液中迁移并嵌入负极材料,形成稳定的插层化合物。因此,锂离子在负极与电解质界面处以及负极颗粒内部的固相扩散速度对快充性能影响较大。二次造粒兼顾倍率、容量、首效等综合性能:对于负极材料而言,其粒度、形貌、比表面积、石墨化度、振实密度等都会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而容量和倍率性能通常是互斥的两个指标。负极一次颗粒通常为小颗粒,表面积大,锂离子迁移通道多、路径短、倍率性能好,而大颗粒压实密度高,容量大。二次造粒可以兼顾大颗粒和小颗粒的优点,获得容量高、倍率性能好的
加载中...
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