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国金证券:固态电池深度一:锂金属负极:负极长期方向,关注各工艺领先企业

发布者:wx****af
2025-07-06
2 MB 22 页
能源 国金证券
文件列表:
国金证券:固态电池深度一:锂金属负极:负极长期方向,关注各工艺领先企业.pdf
下载文档
核心观点:锂金属负极较石墨、硅碳可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为固态电池负极侧长期迭代方向;国内外企业已逐步应用锂金属负极方案,首款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已实现上车路测;工艺上,压延法率先实现规模化落地,向更薄迭代,长期也建议关注蒸发镀、液相法;格局上,锂企、负极厂、箔材厂多方参与。建议积极布局各个工艺路线的领先企业。 锂金属负极:可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为负极长期迭代方向。传统的负极材料石墨的循环性能好,但理论容量低;硅基负极理论容量高,但充放电过程中膨胀过大;锂金属拥有超高理论比容量和较低的电化学电位,根据欧阳明高院士,国内2030年前重点突破500Wh/kg电池,正负极侧主要依赖负极迭代,硅负极在助力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后的边际提升有限,锂金属负极已定性为负极侧长期迭代方向。 痛点:锂枝晶构成产品应用的主要瓶颈。锂金属的高活性和其表面SEI的锂离子扩散能垒较高会促进锂枝晶的形成,锂金属的不均匀沉积和枝晶生长会引发锂的体积膨胀、死锂产生、SEI破裂、极化电压增大、电池短路等问题,构成当前主要瓶颈,人工SEI膜、改性集流体、引入固态电解质是主要的改善锂枝晶的手段。 市场:国内外企业逐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

继续阅读请下载文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