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国金证券:锂电池硅负极深度:CVD硅碳重塑产业链,迈向动力场景0-1

发布者:wx****09
2025-04-14
2 MB 26 页
能源 国金证券
文件列表:
国金证券:锂电池硅负极深度:CVD硅碳重塑产业链,迈向动力场景0-1.pdf
下载文档
核心观点:CVD硅碳工艺的出现大幅提速硅负极的产业化,25年硅负极预计在手机领域扩大渗透,也有望在动力场景实现0-1,我们建议关注硅负极放量背景下,新工艺带来的产业链增量环节投资机会。 CVD法硅碳成新主流工艺,加速硅负极产业化,重塑竞争格局。1)球磨法向CVD法迭代:在硅的纳米化工艺上,CVD法能将硅径粒精确控制在10nm以内,并实现均匀包覆,取代球磨法成为新一代主流工艺;2)CVD硅碳相比硅氧优势扩大:目前CVD法硅碳/硅氧产品的克容量约1800/1500mAh/g,且CVD硅碳可支持超1000次循环,并实现低于硅氧的膨胀水平。3)新工艺重塑格局:CVD法下工艺、设备较硅氧大幅迭代,重塑先前硅氧的竞争格局,当前天目先导、兰溪致德、璞泰来、贝特瑞等在CVD硅碳进展领先。 成本:中期向石墨负极靠近,多孔碳、设备仍有较大降本空间。硅负极成本构成中由高到低分别为多孔碳、硅烷气、设备。我们假设当前采用高性能树脂多孔碳,中期采用生物质多孔碳,价格从50万/吨降至15万/吨;硅烷气从9万/吨下降至7万/吨;单吨制造成本从6.5万/吨下降至3.5万/吨,则测算CVD硅碳负极的成本有望从当前40-4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

继续阅读请下载文档

网友评论>

开通智库会员享超值特权
专享文档
免费下载
免广告
更多特权
立即开通

发布机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