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碳中和”前沿观点摘要(下称观点摘要)摘录了 2022 年 2 月“碳 中和”相关政策、观点及近期学术研究成果供学习参考。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报 告、学术论文、政府发言及专家学者评论等进行摘录整理,观点摘要发现近期 焦点集中于绿色金融、行业转型、能源电力、双碳目标和气候变化等方面。此 外,我们还着重... [详细...]文件大小: | 26 页 PDF 2022-06-16
-
本报告以“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为主题,通过对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与实践、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五个方面共20项指标的分析,追踪我国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最新进展,全面展示相关工作取得的成绩,描述空气质量与气候变化的现状及其影响,提出需要补强的薄弱... [详细...]文件大小: | 102 页 PDF 2023-01-03
-
本期“碳中和”前沿观点摘要(下称观点摘要)摘录了 2022 年 3 月“碳 中和”相关政策、观点及近期学术研究成果供学习参考。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报 告、学术论文、政府发言及专家学者评论等进行摘录整理,观点摘要发现近期 焦点集中于低碳技术、绿色金融、能源转型、绿色消费和双碳目标等方面。此 外,我们还着重... [详细...]文件大小: | 22 页 PDF 2022-06-16
-
报告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授信管理部课题组完成。报告发现,与国际最佳实践相比,我国的许多银行在气候风险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和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差距。报告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碳排放核算及信息披露、推动碳减排与碳抵消等方式实现自身运营和金融资产的“碳中和”。... [详细...]文件大小: | 90 页 PDF 2022-06-30
-
围绕这些问题,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近期对话了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王乃祥表示, “碳达峰碳中和”会提供经济增长新动能,拉动新的投资,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与经济社会 发展不矛盾。结合碳减排目标,企业可以碳资产管理为切入点,通过绿色信贷等金融手段将 资产价值最大化,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 [详细...]文件大小: | 143 页 PDF 2022-07-11
-
在园区发展方面,2022 年 3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碳达峰碳 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以产业优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宣传推广、项目示范为抓手, 在“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题”的基础上,形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和实施路径的要求。各级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部委号召,上海、广... [详细...]文件大小: | 53 页 PDF 2022-09-03
-
核心结论:①双碳政策提出以来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新能源大力推进, 传统能源节能减排效果显著。②未来看点 1:传统制造业可以通过采用新型 环保材料实现产品源头上的减碳,通过循环利用和数字化改造来降低生产过 程的碳排放。③未来看点 2:‚零碳‛技术中氢能是我国发展重点,有望带动 万亿产值,‚负碳... [详细...]
文件大小: | 17 页 PDF 2022-08-30 -
成都高新区碳中和服务业枢纽宏观上采取“争取国家、省市层面支持”“联动多区域协调建设”“加强区域层面引导”“设立专门职能部门“积极推动企业和公众参与”“建立公平转型基金”六个层面策略;微观上采取“优先搭建碳数据”“加速发展气候投融资”“重点支持碳咨询”“积极探索碳法务”“大力推进碳宣教”的五个具体行动... [详细...]文件大小: | 74 页 PDF 2023-06-14
-
在此前的四篇碳中和改变中国系列报告中,我们从宏观视角出发,探讨了如能 源重构、碳交易市场等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本篇系列五报告中,我们将着 眼于“双碳”背景下的高景气度细分赛道—生物柴油,对行业进行系统性梳理, 探寻国内生物柴油全产业链潜在的投资机会。... [详细...]文件大小: | 45 页 PDF 2022-06-29
-
随着双碳目标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双碳方向股权投资也成为一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分享的报告来自北京绿金院,跟踪研究了碳中和科技领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进程、现状及趋势。... [详细...]文件大小: | 33 页 PDF 2023-05-10
-
一、乡村碳中和(能源)环境现状二、乡村碳中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目标三、农宅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四、农村清洁化采暖技术措施
详细...]
文件大小: | 55 页 PDF 2022-08-31 -
提出和实施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能够有力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碳中和综合方案和行动路线图是挑战巨大、意义重大的战略问题。化石能源为主的发展方式是导致我国和全球气候环境问题的根源。加快构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中国能源互联网是我国彻底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实现碳中和目标。”... [详细...]文件大小: | 42 页 PDF 2021-04-14
-
据国家有关部门分析,2030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约为110亿吨。磁悬浮节能技术装备,使旋转机械装备节能30%以上。未来将形成十八类装备,全国传统高耗能装备全部替换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占全国的6.2%,对于智能制造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 [详细...]文件大小: | 41 页 PDF 2024-03-04 -
全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气候危机,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了全球居民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过去十年间,与天气有关的事件导致每年约2310万人次 流离失所,约7.5亿人面临处于严重的粮食不安全水平。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各国通过谈判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工作。 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要推动全球升温幅... [详细...]文件大小: | 57 页 PDF 2022-04-14
-
数字经济和智慧化与碳达峰、碳中和所指向 的智慧、高效、高质量、低排放目标高度一致。以 创新引领的清洁能源革命、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 将在未来10年到20年共同推动下一轮经济繁荣, 这将成为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也是中国迈向第 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驱动力。面对经济社会百年 未有之变局和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如... [详细...]文件大小: | 46 页 PDF 2022-07-21
-
近年来,发达国家积极推行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交通协同治理相关政策,有效降低了碳排放,取得了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在碳中和发展目标下,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低碳交通发展的目标、政策及效果。并以此为鉴,从坚持系统观念统筹交通各方式各领域各环节低碳协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投入产出效率,... [详细...]
文件大小: | 7 页 PDF 2024-07-08 -
钢铁行业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重大问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挑战。截至2019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自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大会议及气候雄心峰会以来,碳达峰、碳中和在中国制造业引发了讨论热潮。中国冶金报指出,钢铁行业作为... [详细...]文件大小: | 16 页 PDF 2021-04-08
-
碳中和应从碳排放(碳源)和碳固定(碳汇)这两个侧面来理解。碳排放既可以由人为过程产生,又可以由自然过程产生。人为过程主要来自两大块,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形成二氧化碳(CO2)向大气圈释放,二是土地利用变化(最典型者是森林砍伐后土壤中的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自然界也有多种过程可向大气中释放二... [详细...]文件大小: | 15 页 PDF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