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中和与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碳中和”是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也是世界各国利益对立和统一。其中对立体现在“碳排放权”背后发展权的博弈,统一体现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一致。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年限更短,碳排放下降的斜率更大。基于碳排放来源的燃烧、非燃烧过程... [详细...]文件大小: | 41 页 PDF 2021-03-01
-
核心观点“碳中和”指透过使用低碳排技术或是碳补偿的方法,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利用碳排放统计监测系统计算碳排放和碳补偿是“碳中和”行动的基础。碳排放监测系统的核心是二氧化碳的核算,包括二氧化碳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直接排放即排放源直接排放出二氧化碳,而间接排放则指使用... [详细...]文件大小: | 3 页 PDF 2021-03-02
-
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和能源基金会支持,全球能源基础设施排放数据库工作组发起并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完成了《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碳排放及锁定效应2021》研究报告,旨在以单个设施为研究对象,建立从设施层面追踪全球能源基础设施排放的新方法,进而识别能源基础设施在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 [详细...]文件大小: | 70 页 PDF 2022-01-27
-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引发了市场对能源化工这类传统意义上高耗能行业的关注和担忧,因此有必要对其中核心产业链的排放压力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具体如下:核心观点: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有限但强度突出: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达到100亿吨,其中化工行业排放量不到5亿吨,远小于电力、钢铁、水泥等排放大头,从总量看化工并... [详细...]文件大小: | 22 页 PDF 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