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播放
- 分集下载
- 01.扁骨的形成
- 02.长骨的形成
- 03.骨组织修复
- 04.红细胞
- 05.红细胞的产生
- 06.跨膜物质运输
- 07.男性生殖细胞
- 08.女性生殖细胞
- 09.平滑肌组织
- 09.人体研究伦理
- 10.软组织修复
- 11.神经元
- 12.胎儿发育
- 13.吞噬细胞
- 14.细胞种类
- 15.心肌组织
- 16.血小板
- 17.血液的功能
- 18.有丝分裂
- 19.鞍状关节
- 21.滑车关节
- 22.椭圆关节
- 23.骨缝连结
- 24.骨骼肌收缩
- 25.脊髓反射
- 26.声音的产生
- 27.原动肌和拮抗肌
- 28.鼻粘膜
- 29.呼吸道
- 30.呼吸运动
- 31.呼吸频率
- 32.肺换气
- 33.道尔顿定律
- 34.喷嚏
- 35.心脏的功能
- 36.心腔
- 37.心瓣膜
- 39.心输出量
- 41.血压测量
- 42.腋动脉及其分支
- 43.臂丛神经与腋动脉位置关系
- 44.肌皮神经在上臂的行走路径
- 45.桡神经在上臂的行走路径
- 46.正中神经在上臂的行走路径
- 47.尺神经在上臂的行走路径
- 48.肘窝的境界与内容
- 49.骨的分类
- 51.躯干骨
- 52.上肢骨
- 53.下肢骨
- 54.肩关节
- 55.肘关节
- 56.腕关节
- 57.髋关节
- 58.膝关节
- 59.踝关节
- 60.咬肌
- 61.胸锁乳突肌
- 62.胸大肌
- 63.腹直肌
- 64.斜方肌
- 65.背阔肌
- 66.三角肌
- 67.肱二头肌
- 68.肱二头肌
- 69.股四头肌
- 70.小腿三头肌
- 71.心脏的位置与毗邻
- 72.心脏的外形
- 73.心腔与心瓣膜
- 74.心传导系
- 76.眼球壁
- 77.眼球屈光度调节
人体解剖学的相关介绍
杏林中医学堂:中医针灸临床教学(中医基础学,解剖学,辨证学)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身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生接触最早、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医学课程之一,其实践性和专业性都很强,是培养医学实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专业课。解剖学是涉及生命体的结构和组织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可以分为动物解剖学和植物解剖学。解剖学的主要分支有比较解剖学、组织学和人体解剖学。在解剖学研究中,研究大体器官常利用剖割的方法,组织、细胞、胞器的观察则会利用显微镜。
剖学的革新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要想查清病因和有效治疗,首先应了解、熟悉正常人体的结构,解剖学就是了解正常人体结构的学科。古代埃及人死后尸体被制成木乃伊,埃及人在长期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解剖学知识。但那时他们对人体十分迷信,对人体的许多结构都作了神秘的解释。由于宗教的原因,这种做法使得希腊人非常厌恶人体的解剖,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就中断了对人体解剖观察,用对动物的解剖代替它。公元2世纪古罗马时期的医学家盖伦,虽然很了解解剖学的重要意义,但他只是把从动物得到的解剖知识应用到人体,因此有许多错误。比如,他认为人的肝脏像狗的一样有五叶,肝是静脉的发源地,心脏的中膈上有许多看不见的小孔,血液可以自由通过等等。盖伦的解剖著作,在很长一段时期曾被奉为经典,中世纪的教会又严禁解剖尸体,致使人们无法纠正这些错误。16世纪的维萨里直接观察人体,他在巴黎求学时,曾偷过绞刑架上的犯人尸体,还曾把一个死人头骨藏在大衣内带进城,放到自己床底下,甚至带领学生盗过墓。法国的宗教裁判所注意到了他的“异端”行为,他为此不得不到意大利去继续学医,毕业后很快晋升为解剖教授。他的著作《人体的构造》,于1543年出版。在这本著作中,他遵循解剖的顺序描述人体的
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的自然形态和分布等。
《人体的构造》一书的出版,意味着近代人体解剖学的诞生,它的意义如同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为天文学开创新纪元一样,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生物学包含了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两方面的研究。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的结构,而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功能。人体结构非常复杂,所以解剖学内容包含不同的层次,从最小的细胞到最大的器官,以及器官之间的关系。大体解剖学是在整体观察和解剖过程中,用肉眼对人体器官进行研究。细胞解剖学则是借助于特殊设备如显微镜和特殊技术观察细胞及细胞内结构。
中山大学[2]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校区内树木葱茏,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各具风格,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
目前,中山大学是一所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设有人文科学学院、亚太研究院、岭南学院、国际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翻译学院、旅游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教育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工学院、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28个学院和地球科学系、资讯管理系,并有研究生院、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
中山大学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有权评审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职称。全校共有教职工13000多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9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900多人,具有副高职称的1600多人。教师队伍中杰出人才辈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9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1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18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5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