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播放
- 分集下载
- 01 绪论——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萌芽期·张仲景)
- 02 形成与发展:隋唐(孙思邈)、宋金元(成长期·刘河间)、明清(形成发展期·吴又可)
- 03 形成与发展:明清(形成发展期·吴又可、袁班、史可法、叶天士、喻嘉言、吴鞠通、华岫云)
- 04 形成与发展:标志·温病学四大家之叶天士和《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薛生白
- 05 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
- 06 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王孟英和《温热经纬》,其他诸家及医著
- 07 绪论小结;第1章:1-1.温病的概念;1-2.温病的特点
- 08 1-2.温病的特点(续)1-3..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 09 1-3.温病的范围和分类(续)1-4.温病与伤寒的关系和区别
- 10 1-4.温病与伤寒(续)1-5.温病与瘟疫,1-6.温病与温毒。第2章2-1温病的病
- 11 2-1.温病的病因(续)风、寒、暑、湿、燥、火、疠气、温毒
- 12 2-2.温病的发病(发病因素、感邪途径、发病类型)
- 13 第3章:3-1.温病的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 14 3-1.卫气营血辨证(续)、卫气营血辨证表
- 15 3-1.卫气营血辨证表(续)、浅深和传变,3-2.温病的辨证——三焦辨证
- 16 3-2.三焦辨证(续)、三焦传变、三焦辨证表、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 17 第4章:4-1.温病的常用诊法──辨舌、验齿,辨斑、辨疹
- 18 4-1.辨斑疹(续)、斑疹治则、辨治白(pei)
- 19 4-2.辨常见症状——发热、汗出异常(无汗)
- 20 4-2.汗出异常(时汗、多汗、大汗、战汗),口渴(欲饮、不欲饮),神志异常(神昏谵
- 21 4-2.神志异常(昏愦不语、昏蒙、如狂发狂),痉厥(抽厥、肢厥逆冷、各种动风)总
- 22 【各论篇】(一)风温:1.病因病理2.诊要3.辨治3-1.风热袭表(卫分)A.卫
- 23 风温:3-1.A.(续)银翘散煎服法和剂效比较,3-1.B.肺失宣降
- 24 风温:3-1.B.附方比较,3-2.热入气分.A.热邪壅肺(证治)B.痰热结胸(
- 25 风温:3-2.C.痰热阻肺,腑有热结,D.肺热发疹,E.肺热下利,F.肺胃热炽
- 26 风温:3-2.F.肺胃热炽(续)白虎汤四禁
- 27 风温:3-2.G.热结阳明(证治);3-3.热入心包(营分)A.热陷或痰蒙心包(
- 28 风温:3-3A.续,B.内闭外脱C.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D.余热未净、肺胃阴伤。风
- 29 风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二)春温:概念,1.病因病理,2.诊断要点
- 30 春温:3.辨证论治(气营血证治和用药禁忌)3-1.气分证治.A.热郁少阳胆(附方证
- 31 春温3-1B.热郁胸膈,C.热灼胸膈,D.阳明无形热盛,E.阳明有形热结.6个承
- 32 春温:3-2.营分、血分.A.热灼营阴(证治)B.气营两燔(证治)C.热盛动血(
- 33 春温:3-2.D-E.气血两燔加热毒充斥,F.血热蓄血,3-3热入心包,3-4血
- 34 春温:3-4.(续),3-5.热灼真阴.A.真阴虚火炽(证治),B.真阴耗损(证
- 35 春温:3-5.B.续,C.亡阴脱液、虚风内动(加减复脉汤和二甲、三甲复脉汤、大定
- 36 春温:3-5.C.(续)及复脉辈的证治,3-6.邪伏阴分,3-7.善后调理。春温
- 37 春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三)暑温:概念和特点
- 38 暑温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论治3-1.气分暑热:肺胃热炽、暑伤津气、津
- 39 暑温3-2.气分暑湿:暑湿困阻中焦和弥漫三焦3-3.暑热入营血分:暑伤肺络(气血
- 40 暑温:3-3.续、暑入心营、暑热动风、暑入血分,3-4.暑伤心胃,3-5.后遗症证
- 41 暑温:3-5.后遗症证治(续),暑温小结。暑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其它暑病:冒暑
- 42 其它暑病:冒暑(续),中暑,暑秽。小结。(四)湿温:湿热病辨治概述:1.病因,2
- 43 湿热病辨治概述:3.辨证纲领,4.三焦湿热的辨治法则
- 44 湿热病辨治概述:4.辨治法则(续),治则和常用药简表,5.禁忌(药物、饮食、调护
- 45 湿热病辨治概述:6.转归。湿温:概念,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论治3-1.湿
- 46 湿温:3-1.湿重于热(续A湿遏卫气)B湿热酿痰,痰热蒙蔽心包与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 47 湿温:3-1.湿重于热.C.湿阻募原,D.湿阻中焦,E.湿阻膀胱、上蒙心包
- 48 湿温:3-1.湿重于热.E.续,F.湿滞大肠,3-2.湿热并重A.湿热蕴毒B.湿
- 49 湿温3-3热重于湿3-4从化A热入血分B气随血脱C脾肾阳虚3-5余邪未尽3-6湿
- 50 湿温:归纳湿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治则、常用药、治疗禁忌、饮食注意、生活护理复习
- 51 (五)伏暑:概念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论治3-1初发气营A.卫气同病B.卫
- 52 伏暑:3-2.气分.A.湿热郁阻少阳
- 53 伏暑:3-2B.胃肠湿热夹滞,3-3.营分血分A.心营热盛、下移小肠,B.痰瘀阻
- 54 伏暑:总结传变及证治。(七)秋燥(温燥):概念,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
- 55 温燥3-1邪在肺卫,3-2邪在气分(燥气化火、上干清窍,燥热犯肺,肺燥咳血、肠热
- 56 温燥3-2续-肺燥肠闭,阴伤腑实,肺胃阴伤;气营两燔;真阴耗损;凉燥;小结。大头
- 57 (八)大头瘟和痄腮证治。(九)烂喉(丹)痧:概念。1.病因病理,2.诊要,3.辨
- 58 烂喉痧证治:1.毒侵肺卫,2.毒壅肺胃,3.气营两燔,4.余毒未净、阴液损伤;小
- 59 温病的治疗:辨证四法;主要治法和注意(10类30法):1解表、2清气、3和解、4
- 60(续)5通下、6清营凉血、7开窍、8熄风、9滋阴、10固脱回阳。病理产物治疗和善后
- 61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前十条)第一条1.温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2.卫气营血与脏腑
- 62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一条:3.温病与伤寒辨治的区别
- 63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一条:归纳;第二条:伤寒与温病传变规律的不同及温病初起表证
- 64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三条:温热邪气与风邪、湿邪相搏的证候与病机及温热病与伤寒的
- 65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四条:温热夹风、夹湿逆传入营的病机与证治
- 66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四条:续;第五条:斑出而热不解的机理与治法
- 67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六:战汗的病机与予后;第七:湿热邪气留滞少阳三焦与伤寒少阳
- 68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十:湿热里结阳明的治疗及与伤寒阳明病的区别;第八:温热病治
- 69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八条:(续);第九条:湿热病治疗宜忌及湿热病与温热病的治则
- 70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九条:1.湿热病治疗宜忌(续);2.湿热病与温热病的治则。小
- 71 《温病条辨》简介:1作者及成书背景,2体例说明,3.三焦篇的核心内容及吴鞠通的学
- 72 《温病条辨》简介:3.三焦篇的核心内容及吴鞠通的学术思想(续)。治疗禁忌。该书读
温病学(72讲)刘景源的相关介绍
刘景源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温病学》主讲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温病学》等中医基础学科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在温病学术上造诣颇深。本讲稿是他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温病学》示范教学讲稿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而成。弘扬传统文化,品味国医精粹。参考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 发生发展规律(温病本身情况)
防治手段(对策)
就现行的温病学教材来说,它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总论、各论、附篇。总论部分是认识和处理温病的理论基础,属基本理论;各论部分是阐述四时温病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治疗原则及各类温病的主要证治和临床运用指导,为总论内容的具体应用。总论和各论互相交织,共同构成温病学说的完整体系;附篇名著选为明清温病学家叶天士、薛生白和吴鞠通的代表医著,对深入了解温病学理论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二)温病学的任务
温病学作为一门临床学科,从定义可以看出它的任务主要是:
1、阐明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揭示温病的本质;
2、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治温病,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任务 ——— 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反映了温病的理论性)
研讨防治方法(有效防治)(反映了温病的实践性)
能否胜任此任务?虽不能完全胜任,但是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
(三)温病学的地位
由于温病学提示了温病的本质,并有效地防治温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因而它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温病是急性外感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认识和防治温病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温病学一直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临床治疗。此外,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对内、外、妇、儿及五官等学科的某些疾病,也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因此温病学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结语:温病学的发展概况就讲到这里。今天我们对待这门学科,需认真学习掌握,学习时需注意几点,即为温病学的学习方法。